许昌味道
饮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对于“老许昌”来说,曾经十分红火的好喜来饭庄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如其名吃小笼汤包,有18个褶子,提起像灯笼,放下如菊花,入口流油,香而不腻,令人食之难忘。
20世纪40年代,许昌主要有8个饭店:除了工农兵饭店外,还有许昌饭店、车站旅社、西关三食堂、小火车站饭店、灯塔回族饭店、七一旅社、车站回族饭店。
年,京汉铁路通车让许昌这座历史名城享受到了交通带来的便利,刺激了城市进一步发展。许昌火车站附近,商旅云集,饮食服务业随之繁荣起来。当时的服务点主要集中在“洋街”(今大同街)、衙前街、烟行街和火车站附近。就饭店而言,万福楼饭馆、大同春饭馆享有盛名。
“以前,好喜来饭庄在许昌非常有名气,位于大同街西段,比较有名的饭食是小笼汤包、鸡丝馄饨。”80多岁的许昌文化名人李彬凯回忆道。
好喜来饭庄的历史,要从好吃来饭馆说起。许昌解放前,西大街有家好吃来饭馆,厨师秦风鸣是河北长垣(今河南长垣)人。同资本家发生矛盾后,他在许昌火车站对面的“洋街”创办了好喜来馄饨馆。为了与好吃来饭馆竞争,他聘请了几位厨艺精湛的厨师,主打小笼汤包、鸡丝馄饨,另外有南式酱菜。同时,该饭馆的服务人员也很热情、周到,凡是来吃饭的顾客,没有点汤的都会送上一碗清汤。因此,这家饭馆很快在许昌站稳了脚跟,好喜来小笼汤包成为人尽皆知的风味小吃。
20世纪90年代,位于七一路的好喜来饭庄餐馆营业面积多平方米,经营小笼汤包、鸡丝馄饨及传统历史名菜红烧鲇鱼段、炒三不粘、熘鱿鱼卷、糖醋焦鲤鱼等,深受人们喜爱。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巨变,外地风味饭菜和小吃越来越多地走进许昌百姓的生活。随着时代发展,好喜来饭庄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那些关于美食的记忆却永远地留在了“老许昌”的舌尖上。
不过说起河南的包子,远近闻名的就属灌汤包了
可以算是所有主食里,吃法最复杂的
狼吞虎咽不行,细细慢品也不行
只有掌握了这4步:轻提、慢移、开窗、喝汤
才能吃到它的灵魂之味
▼▼▼
虽然好喜来已成为老许昌人的回忆
但是许昌还有不少深受市民喜欢的包子
快来跟着下小编一起看看吧
黄家包子
熟客们都知道,黄家包子的特色是现点现蒸
分工明确、纯手工制作,保证面皮的水分,吃起来有韧性又不会干一笼好几个,蒸出来的汤包冒着热气,小巧玲珑鼓鼓的,敲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