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王国”琐忆
——霍坤峰
我年到襄城二高(现名襄城县实验高中)上学,年高中毕业以后就到了省会郑州,上学、就业,加在一起到省会的时间整整20年了(好汗颜,时间真的不敢细算,不知不觉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20年来,虽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郑州,但每年还有一个必修课,就是回襄城县探亲。现在回想起来,有关襄城县的许多人和事,仍然有许多难忘的记忆。
襄城县被誉为“烟叶王国”。小时候,烟叶是伴我成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从春节后的打畦、育苗,到栽种,再到后期的浇水、施肥、打头、掰杈等,我都会凑热闹般的参与期中。最最难忘的,就是后期的收获环节,现在想来浑身都会有一种粘乎乎的感觉。
烟叶的收获期要持续两三个月的时间,大概7天左右收获一次。收获烟叶的第一步,在家里多叫打烟。每年打烟,怎么都是在最炎热的夏季?每次打烟,仿佛都要顶着浓浓的烈日。那时,每次都是极不情愿地被父母挟持到烟田里的。然后,父母在前面打烟,每隔两三丈的距离,打下来的烟叶就堆成一小堆。而这一堆一堆的烟叶,则由我和妹妹分批抱着运到停放在地头的架子车上。
那时,也许是年龄小,也许是个子矮,反正记得自己的个头还没有一株烟棵长得高。而烟叶不知道哪里来的烟油,累积得多了便黑乎乎的,又粘乎乎的。每次抱完烟,全身都变得粘乎乎的了。尤其是头发上,早已被上层长着的烟叶给蹭满了烟油。如果不好好的洗个澡,到了晚上铁定是难以入眠的。
还有其他环节就是系烟、炕烟、解烟、捡烟、扎烟,及最后的卖烟。不亲身经历过的人,相信很难理解这些简单动作背后的复杂程度。给我的感觉就是,种烟叶太繁琐了。
然而,那时烟叶不仅是全县的主要经济作物,还是每家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年到头,烟农们都盼望着能从烟叶上取得一个好收成,过一个大大的丰收年呢。
现在,襄城县还在大面积种植烟叶,烟叶还在为襄城县经济做着应有的贡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机械化程度更高了,而且还是连片种植,现代化炕烤,政府对烟农的扶持力度也更大了。听说,现在的烟农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自从来到省会,我便于烟叶绝缘了。但每每回忆起来与烟叶的过往,心里那种清晰的记忆仍然挥之不去。祝愿“烟叶王国”的美名,伴随着烟民口中那袅袅升腾的烟雾,越漂越远,越升越高。
作者:霍坤峰,襄城人,系大河报记者。
(责任编辑:计明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