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晨报往事它是许昌铁西最大规模的商品零

在魏都区老旧小区“四改一增”工作中,解放路上的恒达利市场被列入第一季度启动改造工作的两个老市场之一。根据改造方案,该市场的南、北大门将进行装修,并更名为恒达利商城。

恒达利市场兴建于年,是许昌铁西最大规模的商品零售专业市场。市场内商品种类齐全,深受“老许昌”的喜爱。

西关外,车水马龙商业兴

4月15日,记者来到恒达利市场,不少市民正在这里选购商品。

该市场经理王明根介绍,恒达利市场位于解放路(帝豪路至华佗路段)上,是我市较早出现的综合性市场。市场所在地原为烟行西街。旧时,许昌城区内有不少烟行,其中一部分聚集在城西,形成烟行街。烟行街分东西两段。目前,烟行东街尚在,但已改名为烟行街。

烟行街。

旧时,南方的大资本家在许昌收购烟草,烟行街十分热闹。今年65岁的烟行街居民岳国庆说,在他的记忆中,烟行西街比烟行东街短,但烟行比烟行东街的还多一个。“烟行西街有三个烟行大院,都有黑漆大门,最大的叫盛大烟行。”

许昌的烤烟主要运往武汉、上海等地。年至年,许昌城西关形成一条以经营烟叶为主的烟行街,仅外运烟叶的转运公司就有33家,烟行80家以上。随着烟叶市场的发展,许昌烟草市场逐渐繁荣起来,民族工商业一派兴旺的景象。

如今的解放路。旧时这里的烟草市场十分繁荣。

岳国庆是烟厂职工子弟,对西关烟草市场的历史较为了解。

据他回忆,旧时烟商在烟行街大量收购烟草。因防止收购的烟草返潮、发霉,烟商在附近盖了一间复烤房,具体位置就在如今的许烟大厦的西侧停车场。这是一个连体炕房,老百姓称之为“连子炕”。

炕房原为人工烤烟,后来引进机器复烤,连体炕房废弃不用。烟商将旧院改造成为剧院,请来民间艺人在此唱大鼓、折子戏。

西关是老城居民外出西行的必经之路,出城便是通往禹州、襄城、南阳的官道。许昌在京汉铁路线上,而南阳在民国时期不通火车,运输的货物需要在许昌中转。因此,许昌至南阳的公路十分繁忙。

货运的繁荣拉动了西关商业发展,马车多了起来,附近便有了兽医站。有了兽医站后,就有为马匹钉马掌的铁货店,铁货店多了起来,形成了铁货街。铁货街的位置在如今许烟大厦西侧,上了年纪的许昌人,尤其是西关居民,对铁货街都有很深的印象。

京汉铁路带来源源不断的货源,繁荣的烟草市场拉动着许昌经济发展。西关城外,每天运输烟包、盐包、布匹的架子车、马车、汽车川流不息。西关一带变得热闹起来,早餐铺、裁缝铺、杂货店、马车社等随处可见,商业活动频繁。改革开放后,为便于管理,解放路中段盖起了大棚市场,人们在马路中间做买卖。周边农民进城,必到解放路大棚市场转一转。

建大棚,解放路上做买卖

进入20世纪,随着货运的发展和烟草市场的形成,西关一带逐渐繁荣起来,吸引了大量商户来此经商。

西关一带经济不算发达,许昌解放初期,这里甚至没有二层楼房,但繁荣的货运业让商业变得十分活跃,路上分布着不少店铺。其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三食堂。

第三食堂在解放路东侧,如今的市救助管理站是其旧址。包子、油馍、胡辣汤,是许昌人早餐的三大样。除了包子、油馍、胡辣汤外,晚上第三食堂小餐馆还有小炒。第三食堂中比较有名的是方记水煎包、岳记油馍、李记丸子汤。如今,西关三家“舌尖上的美食”,仅剩一家李记丸子汤,店面在解放路东侧,恒达利市场对面。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少人开始下海经商。

年,政府为了鼓励人们下海经商,让更多的下岗职工找到出路,开始表彰万元户。万元户身披缎子被面、大红花,在大街上展示,十分光彩。第一批万元户中,西关有三个。

最初的西关市场是自发性的,属于典型的马路市场。市场在解放路两侧,从建设铁路桥(中立交)到华佗铁路桥,南边是卖鱼、卖肉的农贸市场,向北走是早餐点,再向北是各种日杂百货、鞋帽和服装门店。

这些门店有公家的,也有个人的。计划时代的产物,如糖烟酒、五交化等公司的门市部分布其中,也有个人开办的缝纫铺、杂货铺、小吃店、服装店。国营、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性质的商店混杂在一起,公平竞争,使得西关经济更加繁荣。

大概在年,工商部门学习其他城市的管理经验,将解放路中段改建成大棚一条街。街道中间焊有背靠背的铁皮摊位,商户在路中间出摊,行人在两侧通行。解放路宽6米,大棚宽5米,几乎占据了整个街面。

大棚建成后,方便了商户经营,但制约了道路交通。逢年过节时,解放路大棚市场人满为患,推着车子都难过。

解放路西关市场东临老城区,西接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城西物流集散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市场的生意十分红火,但管理相对落后。后来,因解放路和铁路桥改扩建,西关市场的经营受到严重冲击。

年,恒达利市场建成开业。该市场成为我市京广铁路以西最大的零售商品市场,为市民带来了诸多便利。

开市场,商户转战“恒达利”

解放路中段建起大棚后,这条路堵成了一锅粥,根本无法正常通行。

大棚市场红火了一段时间后,最终被拆除。这件事成了新闻,新闻报道的标题为《解放路终“解放”》。大棚市场拆除后,原来的商户没有了经营场所,又回到路边摆摊儿,道路交通依然受到影响。

之后,解放路和附近几座铁路桥改扩建,西关市场的经营遭到冲击。

年,相关部门在解放路上修建了新市场,烟行西街一带的棚户区被拆除。新市场于年4月开工建设,当年10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市场由许昌恒达集团投资修建,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多家商户。

新市场有外围门面房61间,内围门面房间,中间是铁皮柜台。每个柜台长3米,宽1.8米。新市场招商时,西关商户争着入驻。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称,恒达利市场从开工到竣工仅用了天,填补了当时许昌市区西部没有大型零售商品市场的空白,受到了市民的青睐。

原西关市场的商户大多转移到恒达利市场经商。为解决蔬菜生鲜类商户的经营问题,在恒达利市场的南侧不远处,相关部门建设了魏都农贸市场。

恒达利市场地处我市京广铁路以西。城西的农民进城时大多到恒达利市场逛一逛。

“市场刚建成的那几年,生意特别红火,商户们从早忙到晚。下午市场关门时,顾客都不愿意走。”恒达利市场经理王明根说,年至年是恒达利市场最红火的时光。年,“非典”肆虐,市场受到冲击。后来,新型商场兴起,带走了大批客流。

恒达利市场原来的区位优势变成劣势,日渐式微。与此同时,城南商业繁荣发展,思故台商业街、新世纪市场、开源市场和后来兴起的胖东来生活广场形成了南关商圈。城西的客流被吸引到城南。

这两年,网购的兴起使得传统零售市场雪上加霜,恒达利市场的市场份额再次被瓜分。如今的市场中,老一代的西关商人大多退居二线,或把门店转让出去,或让子女经营。

恒达利市场大门。

恒达利市场设立有非公党支部,王明根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商户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投诉处理、车辆管理、人员管理等制度,大大改善了市场的经营环境。年至年,恒达利市场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诚信示范市场”。年,恒达利市场被评为省级“平安市场”。

今年,我市启动了老旧小区“四改一增”工作,为该市场提升改造提供了机遇。根据改造方案,恒达利市场的南、北大门将进行装修。恒达利市场将获得新机遇。

许昌晨报记者贾同岭文/图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须注明来源:许昌晨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
白癜风专项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zw/176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