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歇
近年来,许昌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夯实创建基础,筑牢精神文明建设基石,用文明的力量滋养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检验的不仅是外在的市容市貌、民俗民风,更是内在的民生福利和隐性的人文精神。
一直以来,许昌市坚持把“创文明城”与“育文明人”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街道,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坚持用优秀文化熏陶人,打造“碧水绕莲城、古韵满魏都”的城市新名片;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建成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在市区建成个电子书借阅机、32个智慧阅读空间;大力推进“诚信许昌”建设,建立诚信“红黑榜”个,加强失信老赖治理;积极倡导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让重法治、守信用、讲文明蔚然成风。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建的目标就定在哪里。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许昌市深入开展“四改一增”、户外广告整治和“文明交通、集贸(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共建”等创文“十大提升行动”,重点实施了魏文路、平安巷等断头路打通项目,完成了六一路、三八路提升改造,对七一路、许继大道、新元大道等20条道路进行了综合整治,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顺利完成,15分钟健身圈、阅读圈、便民服务圈、健康服务圈、养老服务圈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幸福感、获得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对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围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许昌市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创建,着力促进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致力打造新生活,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林业生态建设,全市林业用地绿化率92.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5平方米,市区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环境指标居河南省前列。实施“绿满许昌”行动计划,建成个公园、游园和广场,打造了82公里沿河绿色长廊、38公里外环防护林带、96公里环城防护林带、32公里“两高”生态廊道,新增4处总面积10万亩大型生态林海,发展花木面积万亩。
在创建过程中,许昌将目光投注于着力解决民生痛点,补齐城市短板的问题上,走出了“创建”为民的有力步伐。许昌市加大环卫保洁设施投入,打造干净整洁、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以积极构建良好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在中心城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公共服务环境、城乡接合部等八大专项治理;持续深化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进一步提升窗口单位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内容,确保群众生活便捷便利、城市形象优良美好。
如今,随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不断深入,一个个被激活的文明细胞,让许昌这座城市随处浸润文明之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市上下将坚持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融合爱国卫生运动、百城建设提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复查等工作,坚持对标达标,提升创建标准,全力实现文明城市创建“三连冠”目标,努力让城市更美丽、社会更文明、人民更幸福。
来源:许昌网
超燃4分56秒!央视网推出“人民记忆:70年70城·记住许昌”
许昌24小时,原来这么美!
“许昌市好网民规范”发布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