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JK许昌市健康路小学”免费订阅
复课已有一段时间,为了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和身心健康,帮助师生尽快度过“心理换挡期”,实现心理“复位”,同时为了提高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复学后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识别,6月5日上午9:00,健康路小学全体班主任聆听了陈老师带来的主题为“返校复课之后的心理调适”的心理培训。本次培训活动由陈萱老师主讲。陈萱老师是北京市中学心理学高级教师、东城区骨干教师,兼职研修员。北京市十佳心育教师、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发展研究室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实习指导教师、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专家组成员,国家级师资“青爱工程”特聘学术委员会委员。陈老师也曾来到河南多处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交流活动。心理调适的方法
居家网课学习到复课后的线下课堂,有些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变化,有些学生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试。复课以后,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很多,防疫措施、手机使用、作息时间、考试压力、课业任务、人际关系等。 大约有72%的学生都需要得到心理辅导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心理课程、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个体辅导、橱窗展板等等活动的开展,来疏解学生心理压力。 那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做?陈萱老师从积极应对变化、学会学习、与手机断舍离、友善交往、生命教育五个心理辅导主题,给老师们支招。 一、积极应对变化。在应对变化方面,陈老师告诉大家可以用微笑的力量,积极的心态,改变生活,让你的思维更升阔.记忆力更好,同时也能给你更多的资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让变化成为成长的契机。 二、学会学习。调整期望目标,让近期的目标清晰、明确、量化,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可以通过撰写成就故事等活动来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效能感,聚焦当下的学习任务及未来目标,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三、与手机断舍离。手机依赖症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多数人的生活和学习。陈老师推荐运用手边管理法,将学习区域划分为高危区、中危区、低危区,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另外适时的关机、培养其他良好情趣、删除非必要的软件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要让学生不过度使用手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与孩子约法三章,细化要求,对好的表现要及时奖励,积极引导。 四、友善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多使用正面的、积极的语言,给人向上的、有能力的感受,建立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也要注意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共情能力,使之具有“同理心”。 五、感悟生命。老师们引导孩子观察抗议期间的英雄模范,从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来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职业,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给老师的建议
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老师们在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