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许昌对话文化引领型全域旅游发展之道孙

编者按

3月28日,“第十二届三国文化旅游周新闻发布会暨全域旅游发展高端对话”在许昌市曹丞相府举办。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小荣作为特邀主持人,与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李延庆、中国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文化IP专项委员会主任高歌,就“文化引领型全域旅游的发展之道”的主题进行了研讨。此文根据对话现场录音整理、编辑而成,未经发言者审阅。

孙小荣:非常荣幸在曹丞相府进行这样一次别开正面的对话。我们知道,随着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的合并,终结了文旅分割的旧时代,开启了文旅融合的新纪元。而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制定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文旅融合”、“全域旅游”成为时代发展主流。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引领下的全域旅游发展之道”,这是许昌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创新发展理念的探索,是许昌这座城市的一种文化觉醒,也彰显了许昌在文旅产业领域创新求变的一种紧迫感和创新性。

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积淀着丰富文化基因的许昌,已经拥有了三张名片,一张是“曹魏故都”,一张是“宜居花城”,还有一张是“神垕古镇”。而当我在去年考察了许昌之后,我对这座城市最大的感动是,她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水系改造和城市治理,如今,发达的水系和城市湿地公园已经让许昌焕然一新,开创了中国北方城市治理的奇迹。因此,我认为,许昌值得拥有“北方水城”这样一张新名片。

作为对话主持人,我今天的主要作用是抛砖引玉,我说太多了,各位嘉宾会对我“翻白眼儿”。下面我将把话语权交给各位嘉宾。

许昌文旅再认识和再定位

孙小荣:我们知道,河南是文化大省,有“文化中原·老家河南”之美誉,可以说,河南的每座城市都是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那么,许昌在河南或者中原城市群这个大格局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我想先请我们省局的李局长来解读一下。

李延庆:许昌因许由而生,因曹操而名。从河南和中原城市群全局看许昌优势,我想从几个纬度说:第一,河南省现在正全力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在这个战略中,航空港和自贸区是非常重要的支撑。航空港在哪里呢?在郑州南边,毗邻许昌。所以说许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许昌一定要发挥这种地缘优势,主动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

第二,河南省正在全力打造“郑州大都市区”,就是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为中心,辐射、带动许昌、开封、新乡、焦作,四市联动、融合发展,许昌一定要在这个大都市区来定位和布局自己的未来发展。这几座城市都具有差异性优势,比如开封是北宋文化,焦作是山水文化,新乡是南太行文化,许昌有什么?许昌有着曹魏文化为底蕴的生态和温泉资源,在郑州周边是非常罕见的。许昌的花卉基地,仅鄢陵县就有70多万亩,许昌有将近万亩的绿地和绿树资源,这在平原区城市中也是非常稀缺的。

第三,在中原城市群战略中,我们把许昌划在“绿园生态”片区。许昌还有钧瓷,它可以说是中国的奢侈品。所以说,许昌旅游禀赋的组合优势明显。在河南旅游这个大盘子里,它特色鲜明,而且具有后发优势。所以,我对许昌充满期待!

孙小荣:刚才李局长分别从区位优势、生态和文化资源等层面,给我们概述了许昌发展的新机遇、新格局和新愿景,再次感谢我们局长。从赵市长(许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淑红)的推介和李局长刚才的解读中,我们了解到,许昌发展全域旅游,可以说是有基础、有条件、有机遇。那么,许昌该如何把握住发展机遇,走出一条符合许昌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许昌跟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某些资源存在“有说头没有看头”的困境,怎么样把“有说头”转化成“有看头,有玩头,有购头”的项目、产品和业态,我想这是许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想请张辉老师给我们做一下剖析。

张辉:从世界旅游发展的大势来看,有两大支柱:一个是自然旅游,一个是文化旅游。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旅游有取代文化旅游的趋势,大体的占比在60%以上,“有说头又有看头”非常符合观光旅游的需要。但进入休闲度假阶段,文化旅游包括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就发展趋势而言,全国都处在一个衰败阶段,比如说北京、西安、洛阳、南京等这些城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全国文化旅游的主流城市。其中西安占到全国旅游四分之一的市场规模,可是现在西安旅游在全国前三十位都排不上号。

这是一种什么问题呢?是需求推动的问题。我们没有处理好“文化”和“旅游”的关系。以前一说文化和旅游结合,我们一般把文化旅游放在一个表象上,比如说一定要去古镇、古城墙、古遗址等才算文化旅游,这在全国已经形成了潮流,河南也不落伍,文化旅游开发实际上是以外型建筑来衬托各种文化。当然,建筑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从观光旅游来看,那种有宏大气势的建筑还能吸引人,但只是徒有其表的壳,就很难满足休闲度假的需求。

因此,许昌首先要构建出一个轮廓,就是“曹魏故都”,以“曹魏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需要复原一些历史场景,建设一些文化街区,作为一种城市文化标志物来吸引游客,这个是没有问题,没有这个轮廓体现不出曹魏文化和三国文化。更关键是要去挖掘那些藏在历史中,又能和现在需求结合的软性文化,也就是说要让文化活化。比如说饮食、艺术、歌舞、服饰、民俗等,把这种非物质文化挖掘出来,创造与消费者需求切合的软性文化与服务。休闲强调的要素一个是饮食,一个是娱乐,袁家村为什么能火呢?那就是吃的文化。饮食和娱乐构建休闲业服务。许昌的三国文化也要把饮食和娱乐挖掘充分,形成小茶馆、小酒吧、小影院、小歌舞等新的消费空间,游客来了才愿意逗留、休憩,它实际上是一种新生活方式。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度假养生将来是一个很大的需求。旅游行为中已经出现“旅居现象”,这个现象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盖过现在的旅游现象。许昌是古都,是生态城,又有文化积淀,需要挖掘非物质文化中能和养生、养老相结合的内容,让它形成产品,既有传统性,又有时尚性和实用性,形成IP,许昌文化就有根了。如果只是建筑,而没有文化产品,那么文化就不能被更好地感知。

孙小荣:张老师刚才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更多的文化消费空间,更加丰富和常态化的文化产品来支撑“曹魏故都”这个形象,比如说从饮食、娱乐、养生等这些细分业态入手,创新文化产品,充实文化消费空间;二是要让文化空间成为一种新消费场所和新生活方式,而且这种新生活方式不仅仅只对市民,而是要满足市民、游客的双重需求和共同审美消费,这样,才能把优质文化转化为能够让消费者花钱消费的时尚业态。感谢张老师既有大格局,又有小细节的分享。

我们知道,景域集团跟许昌的深度合作,让神垕古镇以光彩夺目的神韵重现于世。这也是文化跟旅游融合的一个优秀典范,尤其是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的一个典范。我想知道,洪总和他的团队当初是如何一下决心,二下血本,来运作这个项目的,或者说,是许昌的哪些优势促使景域做出这个抉择的?有请洪总给我们分享。

洪清华:我认为神垕古镇的初步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为的,景域集团只是起了添砖加瓦的作用。第一还是政府的重视,这不是套话,不是奉承化话。要发展旅游,张教授和小荣老师都知道,领导是第一生产力。神垕古镇项目得到许昌市委市市政府、禹州市委市领导的特别重视,亲自去考察、关心、







































白癜风什么中药可以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ly/257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