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素有“戏曲之乡”的美誉。许昌戏曲形成历史悠久,如颇负盛名的大油梆,早在清同治年间就已闻名省内外。戏楼早在元代就已出现。许昌流传剧种较多,有京剧、豫剧、越调、曲剧、二夹弦、罗戏、卷戏、道情等。
许昌戏曲剧目丰富多彩,名家荟萃,在不同时期相继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佳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许昌戏曲,源远流长随着时代发展,许昌如今保留下来了豫剧、越调、曲剧三大剧种,是河南省唯一保存剧种比较完整的地区。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实力派演员,一直支撑着许昌戏曲走到今天,值得许昌人骄傲和自豪。
许昌戏曲文物剧种分布图。
据《许昌戏曲志》记载,年,许昌专区10多个县、市剧团进行登记,批准了26个职业剧团,并颁发了演出证书,有豫剧、越调、京剧、曲剧四个剧种。当时,整个许昌专区的演职员工有余人。
许昌市豫剧团送戏下乡。
许昌市豫剧团的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前许昌当地的“大油梆”、“二油梆”。据考证,前者成立于清道光年间,由山西来许做油坊生意的商人为了玩乐而组建。
后来,“大油梆”改为“新许剧团”,“二油梆”改为“大众剧团”。年,许昌大众剧团(二油梆)和搬运工人戏校(一道辄)合并为许昌专区实验豫剧团。年,许昌专区实验豫剧团与新许剧团合并为许昌专区豫剧团。年,许昌专区戏剧院成立。许昌专区豫剧一团、二团相继成立。年,许昌地区改划为市,原来由许昌专区豫剧一团、二团合并而成的许昌地区豫剧团更名为许昌市豫剧团。
许昌市曲剧团演出。许昌市曲剧团成立于年8月,前身为“聚乐轩曲剧团”。由许昌商行的张照飞、张其云等集资兴办,属茶社性质,演唱内容为戏剧、曲艺等,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排演大戏;年8月,正式定名为“许昌市曲剧团”;年转为地方国营,直属许昌市文化局(现许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许昌市越调剧团演出。
许昌市越调剧团创建于年,是目前河南仅有的一个市(地)级越调艺术表演团体,在河南及全国有较大影响。该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毛爱莲属河南八大戏曲名家之一,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毛派艺术”,与越调大师申凤梅齐名。该剧团曾多次进京汇报演出,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性文艺赛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