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柏树是汉柏,在许昌古树圈里可谓元老级人物。
但现实情况中,这棵柏树处境堪忧。
多年前,一粒楝树种落入古柏怀中,生根发芽,从此大树走上不归路。楝树吮吸着古柏的营养,越长越大,古柏不堪其苦,“肚皮”已被撑破。
古柏主干深深的裂痕。这棵可怜的古柏生长在建安区榆林乡刘王寨村一个废弃的烟站大院内,树干笔直,枝繁叶茂,树高约20米,有三抱粗。
远看这棵大树很雄伟,走近一看,却发现柏树主干已开裂,裂缝顺着顶部一直延伸至底部,其中,底部的裂纹最宽,可以伸进去一个成年人的手掌,触目惊心(如图)。
裂痕触目惊心。柏树顶部的楝树,仿佛是从柏树的肚子中孕育而生。树冠上,柏树叶子和楝树叶子相互交错。这种不常见的树中树现象令人称奇。
村民刘景银说,30多年前,大家发现从古柏的顶部长出一棵楝树苗,楝树苗越长越大,成了现在的样子。有村民认为庙前古树上长着楝树是好事,楝和连谐音,寓意精神和神仙连在一起。
但如今楝树越长越大,根系不断向下延伸,将母体古柏的主干被撑开,大有取代柏树的趋势。
针对树中树的现象,许昌市林业工作站高级工程师刘辉介绍,刘王寨村的这棵古树在年就已被列入河南省古树保护名木,树龄有余年。刘辉表示,古树年岁长,古树每年飘落、腐烂在树杈上的树叶和日积月累的尘土,混合聚集成了营养成分,为其他树种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种树中长树的现象一是鸟类在筑巢过程把楝果实衔来腐烂之后生根发芽。二是鸟类在食用果实后种子没有被消化掉,通过粪便排出之后掉落在年代久远的树缝当中生根发芽。
“树中树”是一道奇观,同时也是困惑古树保护的一道难题。目前,我们暂时没有好的办法处理,只有等待大自然给出答案吧。
如果你有好的办法,不妨留言给我,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古树而努力吧。
楝树guo破坏大树的人,几个月后离奇死亡
这棵古柏树下是三官庙,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仙。听村里上了年岁的老人说,传说在很多年以前,三官神仙路过此地,看见这棵柏树造型奇特美观,喜称神柏。从那时候开始,周围的住民就把它当作了吉祥的象征,认为它是健康、长寿的树爷爷,被很多村民当成了自家长辈,有的索性和神柏结了亲,认作干亲。
传闻睡在用古树木头做的木枕上可以治百病,几十年前,有大胆的后生爬到树上锯下一段树杆做了一个木枕,谁想他睡在木枕上没几个月就离奇死亡了。村里人认为,这就是对古树不敬受到的惩罚。
古树下曾建烟站,车水马龙见证老烟区繁荣。
古柏所在的位置,原是榆林乡的一个烟站。据老乡们介绍,榆林乡位于许昌县(今建安区)临颍县和襄城县交界处,颍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盛产花生。后来,榆林又大规模种植烟叶,成为重要烟叶生产基地。
烟叶是农民重要的经济作物,20世纪90年代,烟叶生产达到顶峰,一亩烟叶收入千余元,一家有五六亩地,烟叶收入能达万元,效益相当可观,因此,农民种植烟叶的热情高涨,榆林一带几乎全是烟田,村村有烟炕,每年夏秋时节,到处飘散着烤烟的香味。
刘王寨的这个烟站曾经十分火爆,十里八村的烟农将烤好的烟叶一车一车地运到这里,根据烟叶烤制技艺的不同,烟叶被评为不同等级,价格高低悬殊较大,几家欢喜几家忧。因此在收烟的季节,烟站从早玩到忙到晚,热闹非凡。前来买烟的烟农摩肩擦踵,评级、过磅、入库,每一步都是人工操作,人们争论着、算计着、忙碌着,最终烟叶卖个好价钱,用满是烟油的袖头擦额头的汗水,数着到手的钞票,烟农们露出满意的笑容。
如今,烟叶种植已不同往昔,榆林一带烟叶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烟站的繁荣一去不复返。古柏树下的烟站回归平静。古柏像是一名睿智的老者,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和脚下的一方百姓,坦然面对烟叶种植的兴衰。
附许昌古树爱好者陈杰章的诗歌。
柏树挺拔举楝树,
孙楝深根扎爷抱。
紫花簇簇傲苍穹,
柏父割肉养儿高。
养虎遗患老伯伤,
爆裂开膛三米道。
……
柏树和泡桐hua楝子无意鸟作媒,
籽落柏怀扎根苗。
小苗可爱不忍弃,
任儿吸血吮养料。
当年烟站已作古,
楝儿小苗一株高。
才是短短两千天,
如今威逼养父巢。
养父俯身作陪衬,
养子高高紫花飘。
只为爱楝凌云志,
养父全力举骄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