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年-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曹操兵败赤壁,退还北方走到巴丘,只好将战船烧掉。看到兵士死伤惨重及大面积染上疫病,恐怕再也没有能力征伐江南,不禁感叹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他还曾经说过,“天下相知者少”,郭嘉就是懂得他的人。因为曹操的这些话,有人就此认为,郭嘉是曹操最看重的人,是曹操集团最重要,最有远见的谋士。郭嘉给曹操提出了很多建议,大多数都被曹操所采纳,但郭嘉真的是曹操乃至整个三国的顶尖谋士吗?
郭嘉是由荀彧推荐给曹操的,这时候,曹操的随军谋士是戏志才,曹操非常器重他,因为戏志才死了,这才让荀彧另外选人。郭嘉和曹操谈话,两人相互欣赏,被曹操任命为司空军祭酒,从此跟随曹操谋划军事。
郭嘉跟随曹操以后,大致为曹操谋划了这样一些战事:
征战吕布,野战三战取胜,吕布退守下邳城。因为缺粮,曹操打算撤兵,郭嘉劝曹操加紧进攻,吕布被擒。官渡之战,孙策打算进攻许都,郭嘉预料孙策将“死于匹夫之手”。劝曹操暂缓进攻袁绍的两个儿子,让他们相互争斗。后来跟随曹操平定河北。曹操准备征伐袁尚及三郡乌丸,很多人担心刘表背后来袭,郭嘉断定刘表不会出兵,也不会重用刘备。行军途中,郭嘉建议曹操轻装突袭,出其不意攻到敌人面前,大获全胜。
纵观郭嘉的谋略,多在随军规划,也就是侧重于“多谋善断”的“善断”一面,至于“谋”的方面,郭嘉既不是很多,也不是唯一,有些只不过是他在曹操身边近而说话比较方便而已。比如说郭嘉建议曹操急攻吕布,《三国志郭嘉传》说得非常简单,并说“语在荀攸传”,而《荀攸传》却把荀攸所说记载的很详细。这只能说明,劝曹操急攻吕布,主要是荀攸的谋略,其次才是郭嘉。袁绍死后,曹操乘势进军,打败了袁谭和袁尚,郭嘉建议暂缓进攻,以便等待袁氏兄弟相互残杀。郭嘉建议大军向南,做出好像要进攻刘表的样子,而实则是曹操真的要趁势拿下刘表。袁氏兄弟两人打了起来,袁谭派出使者辛毗请求曹操援助,曹操答应后又反悔,辛毗就是通过郭嘉才再次见了曹操,并说动曹操出兵河北。这其中还有一点,曹操放弃南行而向北,是荀攸和辛毗从不同的角度说动的,郭嘉并没有什么建议。再有,曹操征伐乌丸胜利后,将以前谏止他出征的人都给予厚赏,说这次行动是冒险,是侥幸,谏止者都是为他好,因此厚赏。这同样说明郭嘉更长于决断。至于事未至而预谋,荀彧、荀攸、贾诩这些人以及后来的司马懿、蒋济应该是都超过他。
郭嘉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两件事,一是预料孙策将死于刺客之手;二是临死前让曹操暂不进攻辽东,这样辽东太守公孙康反而会将袁尚、袁熙的首级送来,即所谓的《郭嘉遗计定辽东》。前一件事,《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有很精确的论述:“郭嘉料到孙策轻佻,必定会死于匹夫之手,应该说这是很准确的判断。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大智慧,因为他并不知道孙策会在哪一年死。正好在袭击许昌这年死,都是事情的偶然巧合。”后一件事,不过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创作,史书并没有记载,实则是曹操自己所为,当于郭嘉无关。
说到郭嘉的谋略还要提到一个人——刘备。郭嘉对刘备的看法,史书记载的有矛盾,尤其是在曹操自决和郭嘉建策方面更是如此,《三国志郭嘉传》没有涉及此事,恐怕也是难以把握有关。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郭嘉对刘备的认识,不如周瑜更深入准确。官渡之战前,曹操要先征伐刘备,有人担心袁绍会趁机进军,这样会腹背受敌。郭嘉认为,“刘备新起,人心还没有归附,立即出击必定能将其打败。”其实,要说刘备兵少又立足未稳还差不多,要说“众心未附”则不免有点儿小看了刘备。刘备曾接替陶谦当过一段徐州刺史,而这个过程恰恰是众人推举所致。同样是谋士,诸葛亮、周瑜、鲁肃都不会这样看待刘备。而实际情况是,曹操要不要在眼下将刘备定为第一目标,率领军队亲征将其剿灭?这就是《献帝春秋》记载刘备对刘岱所说的那样:“即便是派遣你们一百个这样的人来,又能对我怎样?曹操自己前来,也难说谁胜谁负。”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给予郭嘉很高的夸奖呢?应该说,这是曹操一贯的作风,如说张郃的投降是“韩信归汉”,徐晃的功劳超过了孙武和司马穰苴。人死后,可以盖棺论定时,一般人都会夸赞其功绩,曹操表现的就更为突出。对于赤壁之战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曹操乃至整个曹魏集团的骄傲自大,并不是那个人可以避免的,本人的博文《郭嘉能够避免曹操赤壁失败吗》有专门论述,不再重复。
其实,曹操痛惜郭嘉,更多的在于郭嘉的早亡,打乱了他的后续政权布局。正如他对荀攸等人所说的那样:“诸位的年龄都是和我同辈的人,唯有郭嘉最年轻。等天下平定了,想把后事托付给他,想不到中年夭折,这就是命啊!”说到后事还要提到一个人——司马懿,我们可以想想,司马懿的谋略逊于郭嘉吗?恐怕曹操的“痛惜”正在于此。郭嘉既没有司马懿的家族背景,对曹操也要比司马懿忠心,这才是曹操最需要之人。这也正是郭嘉让曹操顿足捶胸,痛惜不已的根本原因。
当然,郭嘉作为曹魏集团的中坚力量,是年少者少有的几位佼佼者之一,假如上天能多给他一段时间,他的才华必定能够得到更大的施展。但是,仅仅从他已有的表现来看,还很难说就是三国的顶尖谋士。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郭嘉生平与三国志基本相同,前期由荀彧推荐给曹操,再让程昱加以肯定与推举;是曹操麾下洞察力敏锐的谋士,深得信赖,自身也曾经推举过参谋刘晔。增加遗计定辽东的剧情,成功让公孙康斩杀二袁并降曹,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兼领辽东(史书未载定辽东之策为郭嘉所出)。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