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2月底我国首款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接种工作。其中,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正有序推进。
按照《许昌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人群为18岁以上符合接种条件的常住居民,包括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各类学校教职工和其他校内工作人员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部分因特殊原因需要接种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老年人,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我市居住的港澳台居民等归口管理部门确定的目标人群.
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目前可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疫苗的安全性有没有保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注意什么?
目前我国上市的有五款新冠病毒疫苗:三款是灭活疫苗,一款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一款是重组疫苗。灭活和重组疫苗采用两针免疫。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的免疫程序是一针免疫。
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均已按照规范开展了临床研究,获得了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准,并通过严格鉴定后才能使用。在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求定时监测、记录温度,确保新冠病毒疫苗在储存、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符合运输的相关要求。接种过程中通过规范的操作来充分保障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家建立了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各地及时准确地向平台报告规定信息,做到疫苗全程可追溯,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现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年龄范围为18岁~59岁人群,以下人群暂不宜接种:(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4)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5)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要注意这些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应了解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接种时,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等),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接种后,需现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离开,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必要时及时就医。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建议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和海鲜类食物,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属地化管理,关于接种的具体时间,请大家密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