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复医学科“三伏贴”第二波已经开始啦。今年科室继续开展夏季敷贴疗法,根据临床验证,跟踪调查及反复摸索,我们优化敷贴方案,精简穴位,延长服帖天数,加强刺激,以发挥最大功效。
冬病夏治
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体毛孔开泄,经络气血最为畅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此时,运用药物贴敷,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贴敷贴剂具有温热助阳、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化痰逐瘀、强筋健骨等功效。于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贴敷,是以因时治宜,增强“拔痰”之效。
“三伏贴”小知识
1
疼痛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
2
妇科疾病:月子病(自觉怕冷、怕风、关节冷、痛等),痛经,月经不调等;
3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腹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4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5
特殊人群:体虚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容易过敏,平常虚弱多病体质偏寒人群。
7月12日——7月21日,为初伏,时长10天。
7月22日——8月10日,为中伏,时长20天,中间需加强一次
8月11日——8月20日,为末伏,时长10天。
年三伏贴共需四次,间隔十天贴一次。
●供稿
康复医学科蔡景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