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工网」
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讯据河南工人日报消息,自年以来,河南省人社部门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工程(3年完成40.8亿元专账资金拨付、万人次的补贴性培训)为目标,以“13项子计划”为抓手,创新政策举措、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服务管理,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3年来,全省人社部门落实河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年),会同相关部门,牵头实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提升计划、现代服务业技能提升计划等13项培训计划,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先开展先进制造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金蓝领”技能提升项目制培训。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河南省以就地就近向产业集聚区转移就业为重点,为有培训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一对一”精准培训,年完成培训40万人次以上。技能培训全面发力,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省累计完成补贴性培训万人次以上,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万人,其中包括高技能人才万人。
实施做强优质资源和培育潜力资源并举,以培训品牌化助力质量提升。着眼“把河南劳务品牌叫得更响”,强化培训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就业链协同对接,构建河南劳务品牌与河南培训品牌交相辉映的良性发展格局。
依托制造业,河南省形成了“郑州装备”“长垣起重”“许昌继电”等优秀劳务品牌,河省人社部门发挥这一优势,遴选支持10家年培训0人次、20家年培训人次以上“龙头型”培训机构,对拟就业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人员技能提升培训,推动劳务品牌扩容提质。
随着新职业、新产业迅猛发展,河南省紧抓机遇,实施新兴品牌培育行动。在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市县培育10家以上新产业(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一县一品”。
此外,河南省还着力打造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品牌和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在品牌引领下,技能培训与就业市场协同对接,覆盖全省、面向各类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训网络基本形成,职业技能竞赛选拔、培训、培养机制持续完善。(河南工人日报记者陈微娴)
责任编辑: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