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消化内二科完成一例胃底巨大间质瘤内镜下切除手术。
患者候某,50岁,门诊体检胃镜检查发现胃底一巨大粘膜下肿物,粘膜表面有凹陷性溃烂。
超声内镜下提示起源于固有肌层低回声病变,测量发现约3.5*3.2cm,考虑胃肠道间质瘤可能。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恶性GIST可有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该患者黏膜下肿物体型巨大,深度达到固有肌层,完整切除病变,极有可能导致胃壁穿孔。
消化内二科主任张志勇仔细研读患者入院后的腹部CT等相关检查,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先行内镜下胃底肿物ESD切除治疗,若术中出现内镜下无法处理的出血穿孔,则由普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10月9日,在普外科主任李林鹏的全程协助下,张志勇与内镜室器械护士王慧娟在综合手术里开始为患者实施手术。
术中,粘膜下注射后使用切开刀逐步切开粘膜暴露瘤体。
暴露瘤体后使用Dual刀及IT刀逐步剥离瘤体。
最终完整切除瘤体。
使用金属夹尼龙绳圈荷包缝合方式关闭创面。
手术圆满结束,术中出血量约15ml。
术后病理回示胃底间质瘤,低危险。
要感谢手术室康西斌主任团队的并肩作战,普外科李林鹏主任团队的鼎力相助,一起努力为患者手术的安全进行保驾护航!
医院消化内二科在科主任张志勇的带领下于许昌地区较早开展了包括以3E(ESD、EUS、ERCP)为核心的多种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
内镜下胃十二指肠粘膜剥离术(ESD)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消化道肿物、早癌的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超声检查(EUS)适用于消化道肿物,早癌的层次及浸润深度判断。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相关手术治疗适用于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下治疗。
此外还开展了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筛查,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治疗,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剂止血治疗等多种内镜微创治疗技术。
医院消化内二科、消化内镜中心秉承“至真至善,至精至新”的服务理念为许昌市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
消化内二科赵兵
科室简介
医院消化内二科,拥有医生7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研究生4名,护理人员10余名。
消化内二科开展了高清放大染色胃镜精查诊治消化道早癌,消化道早癌内镜下剥离切除术(ESD/EMR),消化道粘膜下肿物(食管胃平滑肌瘤、间质瘤等)内镜下切除术,ERCP经十二指肠镜胆总管结石取出术,阻塞性黄疸胆总管良恶性狭窄支架置入术,胰管支架置入术,超声内镜(EUS),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内镜下套扎及组织胶治疗,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支架植置入,反流性食管炎贲门松弛镜下缩窄术等专业技术。
内镜下常规检查治疗,如内镜下止血、息肉切除、异物取出、胃石(嵌顿)取出,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等治疗。长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胆道疾病、慢性肝病、肝硬化,急性肝衰竭,重症胰腺炎,消化道肿瘤等胃肠、食管、肝胆、胰腺等疾病的诊治。
并对于慢性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腺疾病采用西医中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及慢性消化道疾病西医结合中医药外治具有较好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