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映像
一件不平凡的干粮袋河南省许昌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抗美援朝时期的干粮袋,它既没有古代文物的悠久历史,也没有现代背包那种时尚的造型,但它却在抗美援朝时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它是由许昌市退休干部郭庆新先生捐赠的,长21.6厘米,宽15厘米,用白色粗布缝制而成,袋子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工工整整地绣着八个大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束口的绳子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已不复存在。一件普普通通、捧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它分量的干粮袋,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之处?这要从它的一次特殊经历说起。
干粮袋正面照
年,河南省许昌地区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仅仅23天的时间,入伍新兵达到人,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郭庆新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通信兵。从许昌出发前,各界人士积极捐献慰问品,他们有的做军鞋,有的写慰问信交给政府,希望送到前方战士手中,还有的做干粮袋,而这件干粮袋就是郭庆新收到的慰问品。
虽然是一件小小的干粮袋,关键时刻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郭庆新老人回忆,在朝鲜马良山一次战斗中,他们一个排的战士死守在山头,被敌人切断了食物供给,水也没有了,战士们硬是凭着干粮袋里的一把米、一把雪坚守阵地三天三夜,最终迎来了战斗的胜利。
更为传奇的是,在朝鲜石边里的一次战斗中,郭庆新受命往营部送信,正在崎岖的山路中行走,突然面前窜出一个全副武装的美国兵。郭庆新的枪在背上挎着,一时来不及取下,情急之下顺手从腰间拔下干粮袋,举过头顶,用生硬的英语厉声喊道:“Handsup!”那个美国兵没弄明白,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就乖乖地跪在地上,缴械投降了。郭庆新端起枪把美国兵押送到营部,因此,还荣立了三等功。他真切地说道:“我真应该感谢这个干粮袋,要不是它,我肯定会被敌方当场打死。”
干粮袋背面照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这个干粮袋跟着郭庆新走南闯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用这个干粮袋装过针线,装过信物,装过心仪的小物件,装过马列小册子,还装过许许多多人生中美好的回忆。这看似轻盈的粮袋,却饱含着沉甸甸的战友情、军民情,铭刻着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
时间的车轮已经渐行渐远,战争的脚步也早已离我们远去,而文物却是历史的见证。一件文物,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精神。小小的一件干粮袋,饱受了难以细说的硝烟与烽火,而今它就静静地立在那儿,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初心与信仰!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重要
论述
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为世界树立新榜样编者按: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举世瞩目。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学习时报联合中国日报旗下中国观察智库发布“外脑看建党百年”系列文章,邀请外国政要、专家学者等,从不同角度解读中国奇迹。
导读
中国共产党刚刚走过的年,是奋斗、牺牲与成就并存的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进步,也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还在国际关系领域树立了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新标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中国共产党在年之前的历史是一部英雄史,也是一部血泪史。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逐步解放全中国的斗争。他们赢得了城市中数量仍相对较少的工人阶级,以及农村地区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的信任。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付诸了实践。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在年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程。进步与挫折,在—年间交织而来。然而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加以改正。
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开启了通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方面显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并且在过去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帮助8亿中国人脱离了极端贫困,这一历史成就达成的时间比国际社会在年时设定的目标时间提早了10年。中国GDP总量占全球比重从年的1.8%上升到年的15.2%,中国的人均GDP也从年的不到50美元上升到现在的1万美元以上。
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它的快速发展有益于全世界。如今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总量中占比超1/3。过去70年来,中国从世界各地的进口量快速攀升,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对华贸易中获益匪浅。从年至年,得益于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低收入国家GDP占全球的比重从21.3%上升到35.3%。
“一带一路”倡议是沿线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一些非洲国家能够建造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助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中国将在多个领域继续书写新的发展篇章。现代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提升了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让中国人民能够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成果。
但是中国的成功也引来了敌意。
西方某些国家正四处散播虚假指控,反诬中国“制造敌意”。然而客观地说,中国对于和平的渴望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中国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和平环境,和平是中国的战略目标。现在令西方焦虑的问题是:它们必须与中国这样一个促进和平、反对西方剥削与压迫的国家竞争。
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南南合作,中国提供的贷款通常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和强迫性条款。中国的“双赢”理念要求双方合作必须基于互惠互利原则,不允许一方剥削另一方。
中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新榜样,但正是这样一种新型国际关系,令某些西方国家感到强烈不安。这些国家出于赤裸裸的自私自利以及永远当“老大”的欲望,对贫弱国家挑起了无数场的战争,而那些贫弱国家想要的,不过是追求独立,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资源谋求发展而已。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今日取得的进步。正是这个党,让中国人民时刻保持着团结与强大;正是这个党,正确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了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正是这个党,指引着国家历尽千辛万苦,走向繁荣富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指路明灯、忠诚卫士和道德楷模。它的过去年是奋斗、牺牲与成就并存的年,它的下个年必将是更加辉煌的年。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年6月4日第2版
编辑:郑春华编审:李丹监制:范宇总监制:刘仁军欢迎投稿
①小编邮箱:dfxmt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