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命名总有不同的根据,有的以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有的以历史事件命名,还有的是以地方特色为名的。
而在通许,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则说法不一。大多数人认为,因为从开封通往许昌的大道路过这里,所以叫通许。
而研究了半辈子通许历史的通许县县志办研究员时进才老师可不这么认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通,达也”。也就是说,通许这个名字的确是通往“许”地的意思。那这个“许地”不是许昌的话是哪里呢?翻阅历史,也许能给我们答案。
在周王朝建立之后,周武王分封天下,当时他一共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53个同姓诸侯国,18个异姓诸侯国。通许县因为在远古时期,是许由部落的游牧之地,所以就以“许”为名封为了许国。
许国的国都,都在现在许昌和鄢陵中间那个地方,那是许国国都,这是许国的东偏地,整个疆域就是许昌鄢陵中间那个是许国国都,东偏地基本上就到这个边了。由此可见,这个许地就是春秋时期的许国。
到宋朝在开封建都,作为开封的南大门,许镇得到重视,当时自京师至许镇,沿河设置闸门,按时开闸,调节水量,畅通漕运。交通的便利让许镇迅速发展,从汴京通过许镇可以直通许国故地,通许之名也从此而来。
一个地方名字的由来,往往都是当地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地理位置等有关,一个村庄的名字也是如此。这里是李左村,属于通许县孙营乡,它的来历就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这个村子里有一座墓冢,墓冢四周绿树环绕,墓前的石碑上刻着赵广武君几个大字,这个赵广武君,与李左村有什么关系呢?
李左村可是一个热闹的村子,到这里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可不是来游山玩水的,他们都是慕名前来敬拜赵广武君的。
这个赵广武君到底是谁?要知道,在古代,被封为君可是要有非常显赫的功绩的。而关于赵广武君的故事,就必须提到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一战”的故事韩信攻打赵国,背水一战,一举封神。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同样是因为这场战役,还有一个人命运也被扭转。这个人就是李左车,李坐车是赵国的大将军,足智多谋,战功赫赫,被赵王亲封为赵广武君。
公元前年,刘邦派韩信攻打赵国。赵王命陈余和李左车一起守在太行山的井径口,准备与韩信决一死战。赵国战败后,李左车被俘,韩信并未加害于他,反而拜为军师。
“背水一战”之后,李左车就到了韩信的麾下,从此效力汉朝。韩信打败赵国后,向李左车寻求攻打燕国和齐国的计谋。此时的李左车考虑再三只说了一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目前不宜攻燕和齐,应该抚恤百姓建设国家,同时造势要攻佯攻。迫使燕齐顺从。”韩信听取了李左车的意见,果然,不久之后,燕齐尽归汉朝。
后来,刘邦登基,建立大汉,封李左车为大梁,原本仕途坦荡的李左车却在这时候选择了称病归隐,这让所有人大为不解,李左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历史上的刘邦生性多疑,尤其是在建立汉朝基业之后,更是对一些开国功臣痛下杀手,韩信之死就是例证。
因此,李左车才选择了急流勇退,归于田园。辅佐赵王时尽心尽力,对大汉刘邦也是倾心相助,但李左车最终在通许县城选择了教书育人的生活。李左车去世后,通许县的老百姓将村庄命名为李左村,每逢初一十五,总有人前来拜祭。
在李左车的墓前,李左村村民盖起了一座“雹神”庙,在这“雹神”庙里,供奉的也是李左车,那这雹神”是一位什么样的神仙,又与李左车有什么关系呢?
8月4号至8月8号,每晚20:25,锁定新农村频道《这里是河南》栏目,将为您呈现不一样的《通许映像》。如果您不小心错过了精彩节目,还可以在次日14:10收看重播
《这里是河南》栏目录制了孙营乡的“雹神李左车信仰习俗”、四所楼镇的“娄氏宗祠拜祖大典”、大岗李乡的“罗戏”、长智镇的“于氏祖茔”和“武氏唢呐”“曹植墓与七步村传说”、邸阁镇的“肘阁舞”。涉及县名来历、历史名人、姓氏寻根、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制作成五个专题片,目前在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播出。
来源: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
编辑:通许视窗
▍敬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