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发布了各省辖市年社会治理发展各项指标排名,许昌市经济发展环境指数位列第1名。
提起许昌的经济发展环境,我们首先会想到许昌的城市环境,许昌的安商、亲商的招商政策,许昌的行政服务环境等等。那么,许昌经济发展环境指数为何能在全省中位列第一名?7月24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五城联创”,打造宜居、整洁的城市环境如今,走在市区大街小巷,细心的人们就会发现,道路整洁,交通畅通,游园广场设施完善,增添了许昌的“宜居”魅力。我市实行城市管理精细化以来,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细节。如《许昌市城区精细化管理标准指标体系》对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广场(公园)绿地管理等60个大项目、个小项都作出了细致规定。在许昌市区清潩河游园内,记者见到几位老人在比赛抖空竹,围观者叫好声不断;今年69岁的姜正山就是其中的一位比赛者,说起许昌这几年的变化,姜正山说,这变化实在太大了,就拿他们空竹爱好者来说,最初只能在土路上玩,这空竹一抖到处是土,玩的很痛苦,现在许昌有了多个塑胶的空竹广场,还能在绿树环抱的河边玩,实在是惬意。从创“三城”到以“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的“四城同创”,许昌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市民的文明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现在咱许昌的环境好了,可以去游玩的地方多了,生活在许昌就是一种幸福。现在咱许昌要开展“五城联创”,虽然想象不出许昌未来的模样,但这个城市越来越美丽、市民生活越来越惬意这是肯定的。
经济发展态势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许昌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说起许昌的经济发展态势,我们先看一组数据。许昌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个城市中名列第70位,居河南省第3位。许昌产业结构合理,拥有电力装备、能源电力、食品烟草三大主导产业,人造金刚石、档发产业、农业机械、汽车零部件、电梯生产等特色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许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7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会,郑深和即将建成的郑万、郑合3条高铁穿境而过,是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黄河集团原是一家乡镇企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总资产已达亿元,连续3年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强,是亚洲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企业。黄河工业园是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已向上开展前端设计研发,向下发展后端制品加工,建成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新材料有机结合的重大产业。在森源集团电气装备生产车间,整个生产线全部由机器人集成控制,冲剪弯、焊接、堆垛等工序一气呵成,真正实现了无人化生产,生产效率之高让人叹为观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已成为许昌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例稳定在75%以上。特别是许昌市7家百亿元以上企业有4家是民营企业,且年均增速都在13%以上。
架起“航路”,融入全球经济发展许昌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全国金融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对外开放的“梧桐树”根深叶茂。近年来,许昌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与国家电网、富士康集团、德国西门子、瑞士迅达等世界和国内强企业开展了战略合作,飞利浦LED照明中原联合生产基地、濠吉集团产业园等一批龙头项目相继落户许昌。许昌海关、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关”、“开检”,“大通关”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有力促进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建载体、搭平台方面,许昌同样取得了主动。我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建设,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目前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全部进入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行列,星级产业集聚区达到7家。宜居的生态环境引得“凤来栖”。下一步,我市将要继续拓宽开放领域,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推进以商招商、中介招商、集群招商、驻地招商,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开放招商格局,架起“航路”,融入全球经济发展。
许昌晨报记者王利辉张铮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