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天下西湖三十六,许昌西湖为最美荐读

本期导读

头条:天下西湖三十六,许昌西湖为最美

吴红军

二条:立夏(外二首)

张卫民

三条:槐花似雪

李超

总第期

  历史上,许昌西湖是极其辉煌的。天下西湖三十六,许昌西湖曾是天下西湖之首,不但是西湖大赛中的重量级选手,还曾长期胜出。

  现在许昌西湖早已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就是本地人也不以为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许昌西湖虽然小,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一点是很多西湖不能比拟的。其风景之美,令人惊艳。

北宋翰林学士记述许昌西湖为天下之首

  北宋庆历七年(公元年)三月,许昌西湖举行了流杯亭建成典礼。名人雅士会集亭下,诗酒流连。翰林学士胡宿受邀撰写《流杯亭记》,详述许州西湖之胜景,定为天下西湖之首。

  “又惟杭、颍二州西偏,皆映带流水,同得西湖之号,与许为三。尝试评之。”在胡宿眼中,“杭挟武林、天竺之秀,而地偏东南;颍占女台、林刹之佳,而传舍居其内;许在三辅,密迩神甸,芣騩作镇,轩嵩在西辕,介于二京,尝游七圣。《春秋》重地,尊先京师,神明气象,湖水之胜,应以陪京为首焉。”

  简单地说,杭州西湖太偏;颍州西湖太闹;许昌西湖地理位置优越,也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园林之美更是值得称赞,当选西湖之首理所当然。

北宋许昌西湖进入全盛时期

  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巅峰,小西湖也进入了全盛时期。北宋一朝,先后有欧阳修、梅尧臣、宋庠、韩维、苏轼、苏辙、司马光等众多“文化巨星”来到小西湖,或赋诗而赞,或在湖畔寓居。苏轼更以一句“西湖虽小亦西子”使小西湖扬名天下。这在小西湖乃至许昌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司马光居小西湖13载,写成传世之作《资治通鉴》。范仲淹留下了赞美小西湖美景的诗作《西湖》。这些文人除了在这里吟诗著书外,还在湖中修建了不少别具一格的建筑。欧阳修在湖中修建了船形的“欧阁”;苏轼在欧阁之西修建了“长啸亭”,在湖中建有“读书亭”;韩愈建有“展江亭”等。文人们的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许昌西湖的文化内涵。

苏轼与许昌西湖

  许昌西湖之所以叫小西湖,源自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曾多次光临许昌西湖,并留下多篇赞美许昌西湖景色的诗作。后来他到杭州任知州时,因为杭州有西湖,便写信给当时许州知州赵德邻,说许州西湖比杭州西湖小,但景致极佳,为区别于杭州西湖,建议把许昌西湖改为小西湖。“小西湖”之名便由此流传。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从古城角,夜半传新向。

使君欲春游,浚治役千掌。

纷纭具畚钟,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岔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旁,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比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苏轼《咏西湖》

  苏东坡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各地为官,但是有趣的是,他的足迹所到之处,往往都会有个“西湖”。公事之余,苏东坡更喜欢纵情于西湖山水之间,寄情吟咏于诗酒之中,所以,无论是面对顺境和逆境,东坡先生自始至终都保持了一颗乐观、积极的初心,将单调的生活充实化,将艰苦的生活诗意化。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由于宋代官职一般任期三年,所以三年任期一到,苏东坡又不得不离开。诗中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客居他乡的无奈。

欧阳修与许昌西湖

  文人墨客留下了浩繁的吟诵许昌西湖的诗篇,最灿烂的当属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这首诗作于景祐四年(年)。景祐三年(年)十月,诗人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仲淹对保守派的斗争,写信痛斥保守派谏官高若讷,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令。友人谢伯初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能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诗的前四句写许州西湖春景:春来波绿,群芳烂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接下来由景及人,转写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写诗友虽已白发苍苍,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谢伯初赠诗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乱如云”之句,诗人特别欣赏,故化用其意,描摹诗人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读诗至此,方知前面写景用意并不仅仅在于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以美景烘托诗友的美好情谊。句中“天涯万里人”是诗人的自称,暗寓自己被贬夷陵的遭遇,同时将内容巧妙引向自己胸臆的抒发。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

  显然,一个事业、生活正在蓬勃向上的得意之士,是不太可能如斯身心俱老的,只有历经磨难者,回味过去的大好时光时才会感到没有辜负时光。“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到此戛然而止,但意犹未尽,令读者回味无穷。

  许昌西湖的辉煌,是由唐宋诸多文化巨星共同缔造的。千年以来,风采依旧。期待以“小西湖”自居的许昌西湖,通过深入而全面地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找回历史上的骄傲与光荣。(本文图片均为年许昌西湖春天风景,摄影吴红军)

印象许昌系列文章

许昌的温度

刘璐

家园?禹州市的美丽乡村

杨海燕

幸福湖的前世今生

张松桥

北关有个摆方摊

王东臣

流浪在心中的故乡

葛国桢

古代著名书法家锺繇的名字的读音

路志纯张松桥

珍贵的照片——访“时代楷模”燕振昌受表彰照片拍摄者张松桥

杨海燕

乡村婚宴

张松桥

逐梦天青——汝瓷泰斗孟玉松的瓷路人生

王润英

本篇审稿陈旭星子组版王睿鹏

作者简介

  吴红军,许昌市人,中学教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签约摄影师。年,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稿件5篇,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稿件2篇。

本文作者吴红军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王银玲 陈 旭 庄凤娟 

      王立国 李智信张红阳

      胡建武

总策划吕佩义

统   筹 杨海燕

吴红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xw/336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