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人提出,诸葛亮和刘备都会说河南方言,尤其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就有咱河南方言元素。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人(今山东省临沂市),刘备是涿郡涿县人(今河北省涿州市),以上两人都不是河南人,这个说法,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刘备故里——河北涿州《出师表》中的“河南方言”为此,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出师表》,果然发现了河南方言的元素,原文如下: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刘备)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提到了先主刘备推荐的“能人”——向宠将军。我认为,《出师表》中的“能”,就是一个地道的河南方言。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诸葛亮故里纪念馆河南方言中的“能”在河南很地区,通常用“能”,来形容一个人才干出众。举例说明:临村的小王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不仅有文化,懂技术,还认识很多大老板,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能人。可见,早在多年前,刘备、诸葛亮都已经在说河南话了。这绝不是笔者信口开河,刘备和诸葛亮在河南(说明:文中的“河南”指今河南省或河南省境内)生活过了相当长时间,会说河南方言,也是情理之中。
喷会儿河南话刘备在河南生活至少有7年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踏入河南的第一站应该是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
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许都,今许昌)。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刘备的大本营徐州,被吕布占领后,投靠曹操。随后曹操表奏刘备为“左将军”,待之深厚。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就和刘备在许昌的这一段经历有关。
许昌曹丞相府然而,刘备在许昌停留的时间并不长,“衣带诏”事件以后,刘备和曹操撕破脸,开始投奔曹操的死敌——河北霸主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刘备失去了依靠,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南下投奔荆州牧刘表。刘表安排刘备屯兵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刘备在新野屯兵,累计7年有余,期间还发生了著名的“火烧博望”“三顾茅庐”等历史事件。
河南新野诸葛亮在河南南阳躬耕10年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相关史料记载,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圭,曾任太山郡丞,不幸的是,诸葛亮丧母,8岁丧父。
正值东汉末年,上宦官专权、祸乱朝政,地方上军阀混战,天下陷入长期的动荡不安之中。诸葛亮的家乡,先有黄巾起义,后有军阀混战,人民大量死亡,十室九空。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先后从老家琅琊,南下豫章太守(郡治南昌县),北上荆州,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才安顿下来。
南阳诸葛草庐然而,叔父突然去世,时年17岁的诸葛亮开始自力更生,在南阳度过了长达十年的躬耕生活。诸葛亮在出师表曾言: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不管是7年,还是10年,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过是稍纵即逝的瞬间,但是对于刘备和诸葛亮来说,确实人生历程中宝贵的阅历,尤其是刘备三顾茅庐,两人相见恨晚。后世的李白曾言”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诸葛亮因此,刘备、诸葛亮曾长期生活在河南,能说几句河南话,根本不用大惊小怪。此外,《出师表》是上奏后主刘禅阅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刘禅也是河南新野人。据《新野县志》记载:“建安六年(公元年),刘备屯兵新野,始筑城,周长1公里,后称“子城”;建安十二年(公元年):春,刘备妻甘夫人在“子城”内生后主刘禅。”《出师表》中蕴含了河南方言,对于出生在河南新野的刘禅来说,这是一份有温度,与感情的奏章……
河南方言中的“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过,可能有人对河南方言中的“能”,有不同的看法。举例说明:
案例一:老王和老张是邻居,老张经常饭后散步经过老王门口,老王每次总要热情地打招呼问:你吃了没有?老张要是说吃过了,老王非常客气地说:我刚做好饭,一块吃吧,到咱家,不用客气?
碰巧,有一次,老张经过老王家门口,老张故意说没有吃饭。老王冷冷地说了一句:那你赶紧回家吃饭吧。
因此,很多人评价老王,说他很“能”。这里的“能”,是贬义词,特指狡猾,不实在,或耍小聪明。
河南方言地图河南方言中,还有一种“能”叫“漏qiu能”。这种“能”,一般指故意表现自己,耍小聪明。
由此可见,河南方言中的“能”,既可以是褒义词,表示有才能,也可以是贬义词,用于表示做人不是在,耍小聪明,故意显摆等意思。
结束语方言也属于一种地方文化,有时一些古文往往也需要通过特定的方言去,才能诠释它原本的释义。解读《出师表》的时候,也应该适当考虑一下河南的方言,以及诸葛亮、刘备曾在河南长期生活的客观事实,也许会有不一样大感受。
方言的魅力对此,您怎么看?你还知道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河南方言?用河南话诵读《出师表》是什么感受?欢迎谈谈你的看法。
往期精彩会顾:
刘备屯兵新野:一共是7年,还是8年?这么长时间刘备都在干什么?诸葛亮位极人臣,妻子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为官清廉令后人敬佩河南新野:这株多岁的桑树发芽了,也许是关羽的庇护幸存至今秦始皇将“不轨之民”迁徙到南阳:“不轨之民”指的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