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历时一周的首届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先进技术产品转化投融资路演周活动在河南郑州市高新区智慧城市实验场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深圳证券交易所、郑州市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此次活动。
据记者了解,此次活动是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圳证券交易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郑州市人民政府、洛阳市人民政府、新乡市人民政府、许昌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活动旨在搭建投融资服务对接平台,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推动先进科技成果与技术产品转化及产业化,助力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
活动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和启动仪式,来自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的15家企业代表,围绕企业科技项目,从项目内容、市场前景、竞争优势、预期效益等方面进行路演推介,专家现场对项目进行精彩点评,金融投资机构与路演企业就运营模式、市场规划和融资计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路演企业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去年12月,河南省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四地市获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处在河南省工业发展良好的第一方阵。举办此次投融资路演活动,是拓展融资渠道、深化产融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此次路演活动历时一周,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参与,路演+调研全方位交流的方式进行。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四地市、38家路演企业汇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等优质企业,深交所专业团队对路演企业进行全程辅导,及时跟踪企业路演活动效果,为企业和投资人提供精准匹配对接服务,构建金融服务全链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在讲话说,我们在河南省举办首届“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先进技术产品转化投融资路演周”活动,汇聚全国金融资源和各方面力量,为地方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既是推动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次尝试,也是支持河南灾后重建复工复产的一项具体举措。
他表示,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没有改变,产业韧性和内生动力依然强劲,但全球疫情形势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依然不稳固、不均衡。今年下半年,河南省受到灾情疫情的双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迅速组织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出台多项助企惠企政策措施,推动工业经济指标恢复增长,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我们对河南经受住考验和取得的成绩致以崇高敬意,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地方办实事、为企业解难事。
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是完善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要围绕技术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不同发展阶段,“硬科技”企业初创、成长、成熟不同生命周期,全链条精准适配投融资工具和配套政策,促进投投、投贷、投保等联动。要对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依托国家产融合作平台重点企业信息库,跟踪做好企业融资能力建设和上市培育等服务。要汇聚多层次资本市场力量,加强产融双向互动,持续开展投融资路演和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制造业融资比重;二是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要会同“一行两会”加快出台《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借助投融资路演等活动,加强文件宣贯和落实落地。要做好与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衔接,系统推进碳核算、碳交易、碳关税、碳金融等研究协调工作。要推动转型金融分类标准体系建设,引导金融资源汇聚到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上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三是全面深化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结合试点城市特色,务实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补贷保联动”等试点工作,推动地方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争取早日取得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产融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经过多年来建设发展,形成了“五大比较优势”:一是产业规模优势。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达.5亿元,占全省21.2%,汽车整车产能突破万辆、客车产量约占全球1/8、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球1/7、速冻食品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中铁盾构的异形盾构技术领跑国际,郑商所期货交易的“郑州价格”影响全球。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全国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米”字形高铁基本形成,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公里。三是内陆开放优势。郑州机场货运量跻身全国6强、全球50强,郑欧班列通达24个国家个城市,建成功能性口岸9个,位居内陆城市前列。四是人力资源优势。背靠1亿人口的大省、1.86亿人口的中原城市群,是第8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省会城市。五是平台聚集优势。国家战略赋予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自贸区郑州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等发展平台,郑州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为经济腾飞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郑州金融实力越来越雄厚,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家,位居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1位,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完成.9亿元、增长4.1%、占GDP比重达到10.9%,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4万亿元、2.8万亿元,存贷比达%以上。
截至目前,郑商所上市交易期货期权品种累计达29个,居国内四大商品交易所首位,常年吸引各地多亿元期货交易结算资金汇聚郑州。
郑州产融合作生态越来越完善。整合资源建成“郑好融”郑州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郑州市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等产融对接平台,积极开展“郑科贷”“外贸贷”业务,设立15亿元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周转资金,市级政府投资基金13支,总规模近亿元,设立航空港区、巩义市区域子基金亿元。实施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千企展翼”行动计划若干政策,对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给予总额—万元奖励,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敢于、愿于利用上市融资发展壮大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公司53家、56只股票,新三板挂牌公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