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努力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的作品。
宣统二年,江南一个镇上生活着很多个不同姓氏的家族,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里,家族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文章主要围绕着老爷和老医生等几大家族间的故事展开。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这方面有西医达不到的治疗效果。治病过程中还要看具体的病情,如果疾在腠理,往往只需用热水焐和药物敷就可以治愈;如果疾病在肠胃,用火剂汤就可以治好;如果病在骨髓里,那只要祈求神灵保佑了,医生基本上没有太多办法了。关于这套理论,也不是到了清朝时期人们才知道的,中医鼻祖扁鹊已经反复告诫过后人多次了。
老爷身患难以启齿的恶疾,明知镇上只有老医生医术最高明,却因为好面子一再推迟治疗,最终延误了病情。落到最后,老医生也没太多办法,只好用猛药加针灸及推拿综合治疗,老爷的病才稍微有些好转。
不过这也是表面上好转,因为病已深入骨髓,治好治不好还很难说,了解病情的人都嘀咕,这回恐怕干不长。
很多人关心老爷的病情,但不明白老爷究竟得了什么病。
这也难怪,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还很守旧,对于痔疮、花柳病、生殖器疱疹等这些病了解不多,偏偏病灶部位又都在私处,往往难以启齿,越是地位高,越是在镇上出名,就越讳疾忌医。老爷得的是这三种病都有,所以就更难以启齿了,有的管家提了两句就被老爷骂了个狗血喷头。
有位管家说道:老爷,您这痔疮不如早点请老医生来看看,服几幅药兴许就会好了,您现在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我们都很揪心啊。
老爷一听有人提他的病,脸一沉,说道:大胆奴才,有病没病本老爷自己知道,还用你说,以后不许提我的病,我没病,明白吗?
管家看老爷生气了,连忙跪下道:老爷息怒,小的该死,小的再也不说了。
至此以后,再也没有管家敢在老爷面前提他的病了。也只有老爷的几个堂兄敢讲两句,但他们年纪也大了,自个的身体也不怎么好,有的甚至和兄长得了一样的病,也就顾不上老爷了。所以给老爷治病这事就一直拖着。
老爷可以讳疾忌医,却改变不了病越来越严重的事实。老爷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上有病,怎奈这些病都在私处,痔疮倒还好说,那花柳病怎么给人解释呢?花柳病一般被人们认为是风流病,也就是说在外面乱来的人才会得这种病。
可老爷无论是在府上,还是在镇上一贯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形象,请医生来看就会传出去,传出去,这老脸往哪搁呢?可是老爷的病一天天严重起来,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下体的那种又疼又痒的刺激,趴在床上小声哭起来。堂兄弟们一看,不行啊,这得治啊,于是不顾老爷的反对,把镇上的老医生请到家里给他上了一剂猛药。
老医生查看病情后,摇了摇头,说道:要是早点就好了,你们家老爷情况很不好,我只能尽力而为,下点猛药吧,剩下的只有请菩萨保佑了。于是老医生按住老爷给他灌下去一剂很厉害的猛药,再找准穴位用针灸加推拿的办法,才勉强止住老爷的痛。
老医生开的药是三个人的量,由于药劲太猛,老爷用药之后几次昏厥过去,弄的府上的人还以为老爷完球了,有个堂兄弟都要张罗后事了。好在后来终于缓过劲来了。
老爷缓过劲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管家,不要把医生给自己看病的事情说出去。管家心领神会,绝口不提这事。
不过事情还是没能瞒住,不久,府上的下人们就都知道了,一天有两人聊天谈及此事。
甲:诶我说,听说老爷得了花柳病,这事你知道吗?
乙:老爷是镇上的大红人,咋能不知道呢,我老婆今天还跟我唠嗑呢,说都知道有道貌岸然这个词,可也没见过这么道貌岸然的。
甲:可不,以前管家把他说的多好,以前都说是个大好人啊,上回老爷的几个穷亲戚还在我面前夸老爷的好呢,说咱家老爷品德是多么高尚,不仅好施舍,见女人也是目不斜视,就差坐怀不乱了,真是难得的一个品行高尚之人。还说,有这样的人当你们掌柜的,你们可有福享了。
乙:我呸!什么品行高尚,衣冠禽兽一个,现在得了这种风流病,充分说明不是个好东西。
甲:那他以后咋还有脸见人呢?
乙:装呗,反正也不让咱们说,他自己也不敢提,就当大伙都不知道呗!
甲:哈哈,那可真是个大笑话,镇上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事。
乙:听说给老爷看病的是镇上那个开中药铺的老医生。
甲:对呀对呀,老医生是咱镇上医术最高的人,听说他们家前面几个掌柜的都没他医术高明。他现在已经治好了好多人了,那些以前有些小病的人都治好了。
乙:嗯,这倒是,小病不在话下,关键是大病、重病,他也能治好。
甲:是啊,老医生特别擅长治重病,前段时间镇上有两个小户人家,主人得了重病,几乎无药可救,现在不是正治着嘛,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痊愈。
乙:嗯,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那两户人家跟老爷关系都不错,都是老爷的朋友。不知怎么搞的,镇上身体不好的都跟老爷交情不错。这是巧合吗?
甲:非也,据我所知,这两户人家和老爷也得了相似的病,原因是他们哥叁以前在一块鬼混过,都得了那种病。
乙:那他们怎么就想起来治病呢?
甲:也不是他们主动想治,那病难以启齿,是老医生怕他们传染给家里的下人们,主动给他们治的。其实,这次也本来想给咱们老爷治的,可是老医生好几次找上门都被老爷挡在门外,说啥也不让治。
乙:哎,讳疾忌医到这个程度,我头一次见过。
甲:嗯,老医生真是个好人,咱老爷的病不管能不能治好,老医生都对咱府上有恩啊。
乙:是啊,是啊,有这样医术高明的人在,咱们镇上病人就少了。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医生积德行善,毫不为己专门利人,解除了很多人的病痛,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在镇上更加受人尊敬了。人们不仅被他高超的医术所折服,还仰慕他高尚的医德和为人。
从此镇上的好医生也有了新标准:有能力时就要主动给人去治病,治病不收钱,自己掏腰包。
完
阅完点一下底部广告,谢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