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今天,一起读她们

书香菌

女性是一首清丽隽永的诗,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画,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是温柔的水,是和煦的风……世间有多少华丽动听的词来赞誉女性啊,的确,她们在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耐心细心处理各种“疑难杂症”,在家庭里操持家务、孝敬老人爱护儿女,正如那千姿百态的花儿一样,凝丹吐蕊,香满人间,情暖心怀!

祝所有的女性朋友三八节快乐!

“国土妈妈”田小丽为“女儿”整理嫁妆。

“国土妈妈”送嫁

黄秋红

结婚是每个女人一生中最浪漫、最幸福的一天,对于准新娘小亚来说,大年三十这天能在“国土妈妈”田小丽家出嫁,是她这辈子的福气!

田小丽是河南省长葛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今天她的“女儿”要出嫁,国土资源局的姐妹们一大早来到田小丽家中,帮着忙活起来。

小亚为什么会在田小丽家出嫁?她们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11年前的一天,丈夫回家对田小丽说:“我今天去福利院参加了个活动,给那里的孩子们送了点东西。有个孩子看起来挺可怜的,大冬天还穿得很单薄,我就给了她点钱,让她买件暖和的衣服。”

田小丽当时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谁知道没多久,她就见到了那个孩子小亚。当时的情景,田小丽记忆犹新:她穿了件旧衣服,看起来又瘦又小,怯生生的,连头都不敢抬,也不怎么说话。

“老公跟我说了小亚的情况,她没有亲人,一个人在福利院,当时都12岁了,才上小学三年级。那时候都快过年了,老公就把孩子领到了家里,说是认认门儿。孩子万一需要什么帮助,也好找咱们。”田小丽说,“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觉得应该帮帮这孩子。”

田小丽的这个想法,让自己多了个“女儿”。

认识田小丽一家人,小亚才知道什么是家的温暖。

“第一次见到叔叔的时候,他对我说要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就跟他说。这是第一次有人来看我,虽然是陌生人,可我心里感觉很温暖,就跟有了亲人一样。”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小亚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在叔叔家,我见到了阿姨、爷爷奶奶,他们对我都很好,给我买了新衣服,还给我买了很多新年礼物,有好吃的,还有玩具,叔叔还亲自把我送回了福利院。特别是弟弟见到我之后,高兴地对爷爷奶奶说他有姐姐了。”感受着家的温暖,小亚最忘不了的是田小丽对她说的那句话:“把这里当成自己家。”

田小丽还送给小亚一部手机,并叮嘱她,不管什么时候,有事就打电话。

从那之后,田小丽经常去接小亚,带她和自己的儿子去逛街,出去吃饭,给她买玩具。

小亚最喜欢的就是跟阿姨一家人一起吃饭,她说:“在福利院里,还有其他小朋友,我们这些年纪大点儿的,在生活上也帮助他们,帮他们穿衣服、吃饭,有时候他们情绪不好,我们也会安抚他们。而在阿姨家,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我和弟弟是被照顾的,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上初中时,小亚生病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叔叔阿姨打电话。

“也没有想太多,就是想跟叔叔阿姨说我病了不舒服,可能人在脆弱的时候就想找家人吧。没想到不到十分钟他们就赶来了,医院。当时他们正好在附近办事,你说巧不巧?”小亚说,叔叔阿姨有好多次在课间来学校找她,还给她带了水果和好吃的。

这些突然间的惊喜,让小亚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家的成员。小亚心里还有句想了很久的话,在一次跟田小丽QQ聊天时,鼓起勇气说了出来:“阿姨,你们待我这么好,就像爸爸妈妈一样,我以后就叫你们爸爸妈妈吧!”

“孩子,我们早就把你当成亲女儿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田小丽动容地说。

如今小亚已经长大,有了工作,她说:“我自己能挣钱了,也有能力感谢爸爸妈妈了。”

“小亚平时工作忙,一有空她就从许昌回来,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有时候还住上一晚。”田小丽说,看着一家人在一起,我这心里觉得,这就是幸福吧。

要嫁人了,小亚除了对这个家的不舍,还有个愿望。

“我有个愿望,就是想在结婚的时候,能有娘家人送我。”小亚说。

“小亚谈对象的时候,我就在想,将来她嫁人办婚礼的时候,一定不能住酒店。咱这儿就是她的家啊,她想啥时候回来看看就回来。”田小丽说,“要嫁人就大大方方的,小亚也是有娘家的,我们就是她的娘家人。”

听“妈妈”这样说,小亚感动地不知如何表达:“妈妈不但让我从家里出嫁,还亲手安排了大大小小的事,连婚礼前一天我同事们住的酒店都安排好了。”

前几天小亚和未婚夫一起来家里走亲戚,还给家人买了礼物。她给爷爷奶奶买了围巾,给爸爸买了茶叶,给妈妈买了化妆品,给弟弟妹妹买了玩具。

“每次小亚回来都带一堆东西,这次还这么正式,我都有点不习惯,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考虑这么周全。她要嫁人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田小丽说。

就要有属于自己的小家了,小亚对田小丽说出了深藏心底的话:“遇到你和爸爸,是我最幸运的事。很感激你和爸爸,还有爷爷奶奶对我这么好,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从长塘村贫困户李师傅家回来,刘霞心情沉重,一夜无眠。她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把老人照片和他做的鞋子发到朋友圈——

为贫困户当“推销员”

刘胜林

“刘主任,听说你天天帮我送鞋子,骑车受凉得了内风湿,我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啊。”快过年的时候,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长塘村村民李仲文骑车赶到市国土资源局干部刘霞家里,刘霞的同事想买两双皮鞋送人,李师傅赶着做好了送来。从年12月中旬开始到春节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刘霞帮助李师傅卖了多双鞋,鞋款2万多元,“李老板,怎么样,我这个推销员还合格吧!”一句话,说得大家笑了起来。

李仲文年轻时是宋埠鞋厂一名技术工,宋埠鞋厂虽然只是一家乡镇企业,但生产的皮鞋曾一度远销国外,好学肯干的李师傅进厂不久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可惜后来鞋厂倒闭了,李师傅不得不下岗回家,他不愿放下自己的手艺,就在家里干起了制作手工皮鞋的小作坊,可是他家离城镇较远,又没有推销员,销售又成了问题。两个孩子陆续考上大学,妻子又因遭遇车祸而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家外全靠李师傅一个人支撑,生活越来越拮据。

年,麻城市国土资源局组建了精准扶贫工作队,李师傅作为国土资源局驻点村的贫困户,成了刘霞的包保对象。

想起第一次走进李师傅家的情形,刘霞心情沉重:大冷的天,李师傅在走廊外面一个人做着皮鞋,走廊旁边搭着一块油布,风吹得呼呼响。刘霞问他为什么不到屋里去做,他说做皮鞋有鞋胶味,屋子里不容易散发出去,老婆怕闻这个味,只好在外面做,还亮堂。屋子里,除了一辆破三轮车,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了。而里面一间房子里,几乎摆满了一面墙壁的鞋盒,里面装的都是手工皮鞋。粗略数了数,得有一百多双。刘霞和其他队员,当即就买了好几双皮鞋。

刘霞试穿李师傅制作的鞋子。

从长塘村回到家后,刘霞一夜无眠:皮鞋卖不出去,怎么办?如何帮助这位老人?实在睡不着,刘霞习惯性地拿起手机,进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sh/774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