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扰民怎么办?河南许昌日前立法规定,2点后禁止跳广场舞。
据媒体报道,2月2日,许昌市举行《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其中,《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在公共场所进行广场舞、唱歌等活动,应当控制音量,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夏季每日2时至次日6时、冬季每日2时至次日7时,禁止进行以上产生噪声的文体活动。”对违规者将“给予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以元以上元以下罚款”。《条例》将于年月日起施行,并将“”政务服务热线用法规形式公布和确认为投诉举报电话。新规引发热议。有网友留言,“可以戴着蓝牙无线耳机跳广场舞,就不会影响别人了”;也有网友认为“应从晚8点就禁止跳广场舞”;还有网友称,“希望其他城市借鉴。”“我们前期发布了调查问卷,有8%的人对这个事情(广场舞扰民)反映比较强烈。”许昌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室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网友建议的戴着无线耳机跳舞,面临实践困难,“首先,跳舞的时候,要保证耳机不掉出来;其次,长时间戴耳机,对听力有损害。”而20点就禁止广场舞亦不妥,“那相当于不允许跳舞了”。对于广场舞时间为何以2点为界,该负责人回应说:“《条例》一审后,在《许昌日报》全文发布,广泛征求意见。我们进行了立法调研,各县市区都要走到。还征求了体育局、城管局、住建部门等的意见。从时间上划分,比单纯地用‘噪音分贝法’去管控容易操作一些。”此前,在广场舞纠纷中,“即使有群众举报,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到现场后,总是教育。如果有市民提出异议,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也觉得很麻烦,这种事情不好制止。”而《条例》“给他们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广场舞时间作出立法规定,许昌市并非全国首例。上述负责人称,“我们是参照湖北襄阳的规定,他们规定的是2点至次日7点,而我们分了夏季和冬季。”《襄阳日报》相关报道显示,自年3月日起施行的《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在公共场所开展广场舞、打陀螺、甩鞭子等文体休闲活动,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每日2:00至次日7:00之间,禁止开展以上产生噪声的活动”。同时,上述负责人坦言,“对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有时也很难预料。”在《条例》施行后,或视实践情况而进行相应调整。来源:红星新闻记者:彭莉总监制|刘克军总编审|郑北周
主编|程琳责编|徐大宁
回复关键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