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重磅看看未来的建安区有多霸气许昌正进

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销许昌县设立建安区——有着年悠久历史的许昌县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迈上了城市化、工业化的新台阶。撤县设区,并不是名字的更改、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刚刚更名的建安区有着怎样的未来发展前景?未来虽不可知,却也能从现状和趋势中“窥得一斑”……

撤县设区意义大

翻开许昌县县域发展史,看到的是一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史,是一部城乡一体化、农民向市民演变的发展史。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发展,许昌县不仅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和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发展外向型经济先进县,也是全国重要的发制品加工出口基地、汽车传动轴生产基地、腐竹生产集散地。同时,环抱许昌市区的区位优势,也加快了许昌县的城镇化进程。

但也要看到,许昌“县包围市”、“市县同城”、“市县同名”的行政区划问题日益突出,县区政策不统一、标准程序不一致、城乡发展不同步等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建设、行政效率及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还不利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和完善,不利于提高中心城区的首位度。

从长远发展看,许昌是全国地级市中市辖区面积最小的城市,只有一个市辖区,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严重制约城市发展,亟需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

据悉,撤县设区后,许昌城区面积由现在的97平方公里增加至平方公里,人口由现在的41万人增加到.76万人,将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大城市框架,整合区域资源,优化总体布局,“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扩大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圈,厚植综合竞争力优势,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同时,撤县设区还可以“打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樊篱,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等积极因素,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进一步降低城市运行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益,最大限度增加群众福祉”。

机遇叠加红利多

新时期,浩浩荡荡的发展浪潮,正在许昌大地激荡起澎湃的发展乐章。

当前,从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到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原城市群……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相继获批,国家政策“大礼包”不断落地河南,也给许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在去年召开的省十次党代会上,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的部署,标志着郑许融合发展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省政府制定实施《关于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的指导意见》,把许昌列入郑州大都市区次中心城市,明确提出推动郑许融合发展、建设许港产业带等部署。

本就在区位、产业、交通、生态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许昌,又赢得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的“垂青”。市委明确提出,许昌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推进郑许融合发展作为发展的大战略,按照“依托郑州、对接空港、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功能互补、交通一体、产业对接、平台共享、生态共建”,主动融入郑州大都市区,把许昌打造成为郑州大都市区的靓丽“南大门”。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许昌原有的市区面积狭小,发展空间几近饱和、后备空间不足,不利于国家发展战略在许昌顺利实施。撤县设区后,被赋予更多更大发展空间的建安区必然会在一系列国家、省发展战略在许昌落地、实施过程中,得到国家、省和市更多更大的政策扶持、要素保障,赢得更多发展先机。

同时,辅以天然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优势,建安区也将会作为郑许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来重点打造、建设,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等,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进而发挥城市和都市圈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事业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正当时

经过多年来持续艰苦创业,建安区发展已迈上新台阶,两翼齐飞的大发展框架已经拉开,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初步形成,多元开放的科学发展体系更加健全,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载体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等,得到了进一步厚植和彰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势能积蓄待发。

(恒生制药将借助更大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

“面临一系列国家、省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要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抢抓机遇,用好优势,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协调推动、好中求快、和谐惠民’的总体思路,着力扩大投资促增长、优化结构促转型、统筹城乡促协调、改善民生促和谐,推动建安区迈向科学发展新境界。”建安区负责人表示。

撤县设区带来的“改变”首先也最直接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建安区将整体纳入许昌市城市发展规划来通盘考虑,与市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将得到提升,区域聚集功能、城乡联结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及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竞争力也会得到增强,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位于芙蓉大道环状道路以内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将成为文化新高地、城市新地标。图为该中心规划图)

年1月28日,《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中,有一半区域在建安区。这为建安区城市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等,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精致秀美、古风新韵的美好家园。”建安区负责人说。

撤县设区后,建安区也将迎来发展城市经济的历史机遇,发展要素更加集中,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步伐加快,更利于融入许昌“一极两区四基地”发展战略,更多地接受许昌市区的城市溢出效应和产业溢出效应。

(许昌高铁北站将打造许昌市东北片区交通枢纽,在郑许融合发展、许港产业带中发挥更大作用。图为高铁北站站前配套规划图。)

“我们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大力发展三产,加快发展信息物流、生态休闲、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振兴工程,坚持项目带动、龙头引领,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加快行业整合和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链条完整、集聚效应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建安区负责人表示,同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奋力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在扩大开放上取得新成效。

随着撤县设区,建安区未来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交通会变得更加便捷,供水、供热、燃气、公交等基础设施将会衔接配套;同时,就业、创业和发展的岗位和机会也将不断增加,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持续缩小城乡差别。“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持续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真正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建安区负责人说。

(北海游船)

回望历史,辉煌灿烂;展望未来,催人奋进。相信在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的“眷顾”下,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的建安区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丨石冠兵

摄影

许昌日报社摄影部

本期编辑丨小小琪

内容来源丨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原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sh/5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