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治疗已经进入双眼疗法时代,你跟上了吗?双眼疗法不仅见效快,还能恢复重建立体视,是最新的弱视治疗方法。在美国从事眼运动和斜弱视科研及临床工作17年的杨东生教授,带领团队开发了独特的弱视双眼新疗法--双眼平衡膜疗法!!!为什么平衡膜可以称得上国际领先的弱视治疗新理念、新技术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国际上关于弱视治疗的最新进展。
弱视
Amblyopia
弱视指的是一眼或两眼非器质性的视功能低下,在全世界人群中的发病率是3-5%1-6。
正因为该病的发病率高,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的一项评估指出,未治疗的弱视导致每年75亿的损失,另外每年用于预防和治疗弱视的花费也高达3.4个亿7。
除了国家经济上的损失外,患者个人方面的损失也非常大。
弱视患者的职业选择通常受到限制,生活质量下降,包括社交范围缩窄,有斜视时美观也是个问题,还有距离和深度判断缺失、视觉朝向失误、以及对失去好眼的担心8,9等。
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传统的、目前常规的弱视治疗是采用好眼遮盖治疗或好眼滴阿托品眼膏压抑治疗——即好眼惩罚疗法。其理由是好眼被遮盖或降低视力后,弱视眼视力会提高。
这些疗法的成功率在60%到80%之间,这个成功率与患儿的合作程度密切相关10-13。这些疗法的另一个问题是治疗后仍然有复发的可能,要花较长的时间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和预防复发14,15。另外,阿托品点眼后瞳孔放大,出现畏光,看近的不清楚,但看远还是以好眼为主,疗效就打了折扣。
惩罚疗法还有一些缺陷,首先它只注重单眼的视力提高,却忽略了双眼视功能的提高。这样的话,虽然单眼视力提高了,但双眼视功能还是异常的。其次是这些疗法的配合率低,因为患儿不愿意使用视力低的眼,或因阿托品的副作用无法坚持用药11,或怕被歧视不愿意戴眼罩16,17,18。
要提高弱视治愈率,这些都是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两种新的弱视治疗方法,一是感知学习,二是抗抑制疗法。这两种疗法对年长的儿童和成年人有效,对遮盖疗法失败后的弱视仍然有效。尤其是抗抑制疗法,还能提高双眼视觉,这是一个突破。以下对这两种疗法做概述。
感知学习疗法
对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视觉系统在发育初期之后缺乏可塑性的观念,研究显示成年人的弱视眼经过反复操作有挑战性的视觉训练任务视力仍可以提高19-25,26-33。
这个过程被称为感知学习,可引起显著的可持续的视功能提高。感知学习的效果在超过视觉发育关键期的弱视患者的身上得到证实,提高的效果无任务特异性,即在没有训练的任务中同样提高19-25,而且持续时间长26,27。
但是到目前为止,有三个研究小组做了感知学习治疗弱视的有效性研究。Polat等发现经感知学习治疗的受试者的改善明显比单纯遮盖好的多,对比敏感度和字母辨认有成倍的提高32。在另一项研究中,Chen等则发现遮盖稍微优于感知学习27。在第三个小组的研究中,Liu等观察到感知学习对未经治疗和遮盖治疗不再提高的患儿效果更好33。
总之,感知学习疗法提示强化训练对提高弱视的视力是有效的,它改变了传统的视觉系统可塑性观念。但是,感知学习是单眼性治疗,并不提高双眼视功能。
双眼抗抑制疗法最近的研究显示减弱双眼间的抑制能改善成年弱视患者的视觉功能34-39。
Baker等40通过改变好眼的信号强度观察到受试者的双眼对比度加和功能是正常的。根据这些现象,有人提出弱视是个双眼性问题,不是个单眼性问题。
Hess等41-43用双眼措施给左右眼不同的对比度刺激(平衡输入)减弱抑制时,发现斜视性弱视患者可以正常地将两眼的信息结合起来。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好眼的对比度可提高双眼视功能,最后当两眼看同样的对比度时双眼结合仍能发生,同时还伴有立体视觉和弱视眼视力的提高。所有这些改变发生在2-3个月内。
但是研究的例数尚少,大部分是成年人,或常规遮盖失败后的病例41-44。尚无儿童方面的报告。这可能与治疗方法太复杂有关。
最新进展——平衡膜疗法
我们团队开发了以抗抑制双眼疗法为基础的计算机训练程序,经过一个暑假的使用,发现该疗法存在问题,一是这种疗法需要比较贵重的计算机,不是每个家庭都具备;二是该疗法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三是该疗法较复杂,较小的儿童无法进行。但对具备条件者,它不失为一种好的疗法。
从感知学习和抗抑制疗法我们了解到强化训练和双眼平衡输入是提高弱视患者视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同时还要适合儿童的使用。
带着这种理念,我们研制开发了简单易行的平衡膜,这种平衡膜能平衡双眼输入,有利于建立立体视,不需专门训练时间,对好眼惩罚疗法无效的难治弱视仍然有效,尤其对有眼球震颤的弱视患者,因其允许双眼视,戴用它不增强眼震,有利于视力提高。
但平衡膜也有弱点,如当弱视眼视力太低时,只能部分时间戴用,待视力稍有提高,每天戴用时间延长,加快疗效。还有,平衡膜是有色的,有的孩子不喜欢戴。不过,我们自己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疗法,是否如此,欢迎感兴趣者垂询讨论。
本期主讲嘉宾
医院杨东生教授
杨东生教授是美国健康研究院、国家眼科研究所、视感觉与运动研究室博士后,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博士,医院硕士。医院眼科研究员、主任医师、眼科副主任、眼科中心主任,至今兼职俄医院眼科副教授,附属于俄亥俄州东北医科大学,曾任眼科和生物工程学科副教授、眼运动神经生理研究室主任、匹兹堡大学、医院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院眼科助理教授、医院眼科讲师。美国十余项基金项目主持人,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ophthalmology编委,获得中国和美国3项眼科技术专利,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匹医院及俄亥俄东北医院从事斜视弱视及眼运动电生理的临床和研究工作17年,主攻眼球震颤、斜视、弱视、和小儿眼科专业。
参考文献:
1.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PediatricOphthalmology/StrabismusPanel.PreferredPracticePatternGuidelines.Amblyopia..Availableonlineat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