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县志是民国十二年石印本,也就是年,距今也差不多年。地图是手绘,文字是毛笔手写,阅读起来相当费劲,字可能认识,放在一起又不懂什么意思,所以也是走马观花翻了一遍。
(如果有需要县志的,留言附上邮箱,我发过去。)
……
许昌县城舆图(凡看舆图,下南上北),有城墙有护城河,这里面还有很多熟悉的街道,看着是不是好亲切。
许昌城墙“周围九里一百三十九步,高三丈三尺,广一丈一尺,计垛口一千二百三十个”,分有东西南北四门,并有奎楼一座。
城墙已不复存在,舆图中的很多古建筑也难觅踪影,护城河却是一直在守护。
……
武庙(春秋楼)手绘图,和现在的格局一模一样,原来一直以为是新建。
武庙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修葺,形成了“一宅分两院”的基本格局,后由重建。
……
文庙的大门是不打开的。过去,只有辖区内出了状元,才能打开文庙的正门。
许昌历史上虽说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始终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出过状元。所以,文庙大门就始终未能正式打开过。
……
许昌县署,就是原来的政府大院,可惜都没有留存至今。也是目前曹丞相府的位置,府前街、府后街、衙前街、衙后街一带。
……
民国时,地方管理实行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编组,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许昌县分四十保、一千一百一十九个村、五十五个集市。
?武墙保,地图右下方见武店、周庄、吕桥。
右侧河道标记“潩水河”,但从位置看又像是“东河”,可能是手绘地图的原因,地图中瓦子河倒像是清潩河。
左侧河道是石梁河,也即清泥河,小时候有到那地方玩过。
?帐地保,就现在丈地街一带,基本上村名都是一直沿袭。
?司徒保,沈村一带,左上还有胡寨、十王一带。
……
另有许昌十景:①紫薇崇朗图、②两院英风图、③文峰耸秀图、④葚感涧流图、⑤灵泉瑞溢图、⑥西湖莲舫图、⑦潩水潆洄图、⑧灌台凝雾图、⑨石梁皓月图、⑩许田积雪图。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景!自许昌水系建设以来,倒是新增了很多景色,也是便利了市民。
①紫薇崇朗图,十景中排名第一,从图上就能看出一二。
许昌城东南角,有两处古建筑,一为城垣上的奎星楼,二为奎星楼正北数十米高台上的文昌阁。
远远望去,两处建筑凌空而起,相互辉映,蔚为壮观,因此而入“许昌十景”。“崇朗”谓高大明朗之意。奎星楼上紫微星群,足下有木雕奎星象,面向东南,手持朱笔,似点状元。
现奎星楼与文昌阁已不存在,但地名(文昌街)还在。
②两院英风图,就是春秋楼的景色。
③文峰耸秀图
文峰塔是明万历四十二年(),州守郑振光为振兴许昌文运而建,距今已有余年。砖石结构,八角十三层,高52米,工艺精湛,玲珑剔透。
从图中看,文峰塔与奎楼遥相呼应,实际地理位置也是如此。
④葚感涧流图
图中应该是蔡孝子祠,蔡孝子祠西有熊耳山,高冈连绵,祠前有涧水款款流过,加之桑树成荫,景色宜人。谓曰葚感涧流图。
城西南椹涧村东门外,原来有涧,涧内流水,长年不息,弯弯曲曲,流向东南,俗称“九曲湾”。岸上植有桑林,桑椹熟时,映托流水,十分好看。椹涧村名由此而得。
⑤灵泉瑞溢图
城西灵井村有“灵井”,水自流,涝不溢出,旱不涸。过去遇旱常来井旁祈雨,有时巧合,就认为龙潜其中,故名“灵井”。
⑥西湖莲舫图,即今西湖公园。
⑦潩水潆洄图
⑧灌台凝雾图,思故台的美景。
原城南一公里处(今思故台),有一高台,高17米,面积一万平方米。灌台(思故台)高大,常被雾气笼罩,远远望去,濛濛腾腾。登台远眺,豁然开朗而被称为“灌台凝雾”。
⑨石梁皓月图
石梁河,也即清泥河;夜深人静,皓月当空,水天一色,犹如仙境。如图的美景,N久已不可见。现在许昌的水系,塑造了更多新的美景。
⑩许田积雪图
因当时射鹿台周围碱地遍野,每逢天气潮湿,白色一片,犹如积雪而被称为“许田积雪”。
许昌十景,有的已不复存在,有的屹立数百年;新的时代,又有更多的美景在创造。历史变幻,物换星移。
历史会让你记住这个地方,会带给你无尽的想象,也推着我们继续往前。
对于过去十分好奇,想知道村子最早是什么年代形成的、想知道跟山西洪洞有没有关系、想知道方圆十里的历史故事……
(完)
中年男人
小时候的遗憾
中年男人(续)
理发师
东西可以乱吃,但话不能乱说
胡辣汤
捞面条
卤面
土豆
↓中年男人(续)
阿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