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许昌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隆重开幕,史根治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13日下午,许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晓飞主持,并邀请许昌市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白红超,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许昌市政府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白红超介绍,今年的《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篇贯穿新发展理念,政治站位高,工作措施实,语言风格活。《报告》文风朴实、言简意赅,共字,分为3个部分,一是年工作回顾,二是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三是狠抓落实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报告》主要有5个显著特点。一是总结成绩客观真实、振奋人心。
年工作回顾部分,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了近百项数据,感受更加直观、更加令人信服。《报告》从4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市的工作亮点:一是抓“六稳”保态势,增强了综合经济实力;二是打基础增优势,干成了一批大事要事;三是勇担当破难题,化解了一批急事难事;四是顺民心解民忧,办妥了一批好事实事。这些工作亮点凸显了政府工作的显著成效。比如,“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亿元、增长7.1%,总量全省第4的位次更加稳固”“全省信息化产业重点项目—黄河鲲鹏落地许昌,58天建成投产,刷新了许昌速度”“强力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彻底消除了群众头顶的安全隐患,亮出了城市天际线”等等,这些成绩非常亮眼,振奋人心。《报告》从6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一年来市政府所做的具体工作:一是着力稳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二是着力促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是着力补短板,三大攻坚取得关键进展;四是着力促协调,城乡建设提质增效;五是着力添活力,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六是着力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这些总结让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具体的了解。二是分析形势直面问题、毫不避讳。
《报告》突出问题导向,开诚布公,不遮不掩,直接点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报告》指出,“民生领域短板仍较突出,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营商环境有待改善,一些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仍有发生”。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回避,对疫情造成的损失毫不遮掩。这种直面问题的务实态度,充分彰显了市政府敢于承担责任、克服缺点、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三是确定目标立足当前、理性务实。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深刻的负面影响已成定局,而且影响还在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难度很大。市政府本着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原则,科学提出了“突破二季度,大干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奋力在上半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下半年经济稳定增长,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工作思路。这个目标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全力应对疫情影响的信心决心。
四是安排工作重点突出、切实可行。
《报告》工作安排部分通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从8个方面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一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二是抓关键稳运行,全力稳定经济增长;三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完成既定任务;四是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是致力打造“宜居之城”,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六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七是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持续释放动力活力;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8个方面直击要害,任务明确、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强,体现了市政府对做好全年工作的认真谋划和充分准备,让代表们对实现《报告》描绘的蓝图充满信心。比如,《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亿元以上。这让全市人民对我市稳定经济增长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报告》提出,深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优化问题办理机制,主动作为,雪中送炭,引导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不低于亿元,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这项“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必将有力提振广大企业的发展信心。《报告》提出,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和困难群体就业,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这项具体安排,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受疫情影响就业困难的群体吃下了“定心丸”。同时,《报告》还针对老百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