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定了再过8天,在许昌买房的人可以笑了

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409.html

(广告推广)

定了!

明年1月正式实施!

国家最新重磅政策!

事关买房、租房、养老

子女教育、大病医疗

……

许昌人快看,奔走相告!

再过8天,买房可以笑了!

国务院正式印发!

全面实施新个税征管办法来了!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明年起正式实施!

12月22日,国务院公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

《暂行办法》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

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该份文件在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都进行了调整。

按照个税法第七次大修后规定的时间表,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将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全面解读!

直奔第一重点!

明年1月1日起

房贷利息、房租

将可以这样抵扣!

住房贷款:

买首套房贷利息扣除元/月

根据新办法,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值得注意的是

按照每月元标准定额扣除

并不意味着

直接在个税中减免元

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

举例来说,住房贷款扣除,不是减少的税,而是在起征点上再提高。

假设邱先生购买一套平方米,均价2万元的首套房计算,按照目前的基准利率,贷款30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款超过万元,平均每月需支付利息元。

邱先生月工资为2万元,在不考虑“三险一金”情况下,今年10月1日以后取得工资,按每月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后的税率表计算,应缴纳个税元。

但由于邱先生买的是首套住房,在明年1月1日之后,可享受每月元基本减除,以及每月元的房贷定额扣除,应缴纳个税为元。

也就是说,邱先生每个月的个税将可以少交元。

住房租金:

最高每月定额扣除元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元。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除了房贷利息、房租抵扣

明年正式实施的《暂行办法》

在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方面

每项能扣除多少钱

也有了新的规定!

子女教育:

每个子女每月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其中,学前教育为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学历教育覆盖小学到博士研究生。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继续教育: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每月元定额扣除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元定额扣除。

大病医疗:

个人负担超过1.5万元的部分

每年限额8万元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上述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赡养老人:

独生子女每月按0元

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所称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那么

按照以上新的标准

新的办法正式施行后

所有加起来

能省下多少钱?

首先来看看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

此次正式印发的新办法

有哪些不同?

部分提高扣除标准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在内容上主要有四处明显的变化。

重要的一处是,明确了此前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方面关于“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这一表述平息了此前关于首套房“认房还是认贷”的争论。

办法还明确规定,首套房贷利息作为专项附加扣除项,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个月(20年)。

大病医疗扣除限额从6万元提升至8万元,并且从征求意见稿的只能本人扣除,增加了可选择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可选择由父母一方扣除。

住房租金方面,最高一档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额度从每月1元提高到每月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万的城市,扣除额从每月元提高到每月1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万的城市仍然维持在每月元。

子女教育方面,扣除标准仍然是每个子女每月元,但新增“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纳入扣除范围。

对此,浙江金瑞税务师事务所负责人余海涛说,办法定稿充分吸取了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比如首套房认定标准,体现了“房住不炒”的原则;提高大病医疗和房租扣除限额,也更符合实际家庭负担情况;扩大子女教育和大病医疗扣除范围,可以进一步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夫妻双方灵活安排由谁来扣除。

(点击图片后可缩放大小)

已婚已育、月收入00元的人明年最多可减税近八成

住房租金扣除标准从原来的1元/月提高到元/月,大病医疗扣除限额从6万元/年提高到8万元/年,首套房贷利息扣除最长不超过20年。

相比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部分提高了扣除标准。

根据办法,一个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00元的人,每月个税最多可从此前的元降到元,最大降幅达78%。

(新华网资料图)

实际免征额最高元

已婚已育,月工资万元

以下的许昌人

基本不用交个税

按照办法,从明年元旦起,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将变成:子女教育元/月、继续教育元/月或元/月、住房贷款利息元/月、住房租金元/月或1元/月或元/月、赡养老人0元/月;大病医疗据实抵扣,每个纳税年度内,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的部分,在8万元/年的限额内据实扣除。

一个已婚已育且需赡养老人的许昌人,不考虑大病医疗这一特殊情况,最多还可以同时扣除四项,分别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租房或房贷利息。理论上每月最高扣除额为:×2(子女教育)+(继续教育)+(租房)+0(赡养老人)=元。

再加上元基本免征额,实际免征额最高可达元。也就是说,理论上可在到手工资基础上减去元再缴纳个税。也就是说,这样一来,已婚已育、月应发工资万元以下的许昌人,基本上不用缴税了。

新个税法实施后不同收入人群减税情况(未包括专项附加扣除)。中新网制图

据悉,新个税法全面执行后,个税负担将显著下降。

据测算,四季度是新个税法第一阶段,月工资00元以内群体降税比例(相对于税改前,下同)最高,超过50%;从明年1月1日起,实行专项附加扣除后,降税幅度超过50%的群体将扩大到月工资00元以内。

以一个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00元的为例

年10月1日之前月缴个税元;四季度月缴个税元,少缴元,降幅为49%;年1月起,假如每月专项附加扣除元,则个税只有元,比目前少元,降幅56%,比10月1日之前少元,降幅高达78%,一年累计少缴元。

再来看一对夫妻

夫妻均为独生子女,家庭住房有贷款,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双方父母均年过六十。扣除“五险一金”后,丈夫月收入00元,妻子月收入0元,正在职攻读MBA。夫妻商定,子女教育和房贷利息均由丈夫扣除,则丈夫每月扣除额为0元,妻子扣除额为0元。

照此计算,税改之前,丈夫每月个税元,妻子每月个税元;10月1日至12月31日过渡期,丈夫每月个税元,妻子每月个税元;明年元旦后,丈夫每月个税元,妻子每月个税78元。

相比于税改前,过渡期夫妻每月合计少缴元,明年元旦后每月合计少缴元,每年少缴元。

具体操作办法,注意事项

办法还规定,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操作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最主要的就是纳税人需要提交哪些凭证材料,以及何时提交。有税务师表示,六个专项扣除涉及房管、银行、公积金中心、民政、教育、企业、医院、医保等多个部门和机构,凭证材料包括子女出生证明、学籍证明、房屋租赁或贷款合同、户籍证明、诊疗发票等。

提交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提交给任职单位,由单位代为提交到税务机关,并在发工资时按月预扣;另一种是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

据悉,由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已经在应用商店上线,从元旦起纳税人可通过该平台自行申报个税,包括年度综合申报和各类专项附加扣除。

目前,个人纳税人可通过人脸识别注册登录该平台系统会自动匹配受雇任职等基本信息。App还预留了六个专项扣除项目的凭证材料提交入口,但暂未开通。

来源:海峡导报(IDhxdbwx)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新华社、都市快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ly/7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