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中国好人宋红昌扛着党旗做公益,助力脱

年9月14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六,河南省襄城县城的一隅热闹非凡。

清晨,百余名志愿者就开始忙忙碌碌。上午,近名孤寡老人陆续前往,免费领取日用品、享受义诊义剪义演等服务。中午,伴随着悠扬的琴声和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各种水果、菜品端上桌面,爱心午餐开席,场面壮观而温馨……

爱心午餐现场

在这里,这样的活动不是第一次,已坚持了5年,举办了次,就餐老人达4万余人,成就了“文明襄城”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的缔造者名叫宋红昌,襄城县关爱贫困老人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许昌市第七届人大代表、河南省优秀志愿者。年8月,他还荣登了“中国好人榜”。

公益路上辛酸泪

年3月,宋红昌回老家给父亲上坟,摆上水果和糕点,拔着杂草,“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酸楚油然而生。

坐在父亲坟前暗自垂泪,他想起来昨晚的一个梦境:父亲在冬至买了一斤多肉,要改善生活,让今年的冬至吃上肉饺子。

即使是梦境,也掩盖不住他激动的心情。他想,现在家庭生活好了,有房有车,天天有肉,而父亲却离开了,今生再也无法报答父亲的恩情了。

上罢坟,去到附近亲戚家聊天,他看到隔壁大伯家一片废墟,一打听原来是一位孤寡老人,仅有的两间瓦房被烧的精光。当时,他十分感慨,如果早点有一个电工志愿者来维修一下,半个小时就能让老人免除这场灾难。

当晚,宋红昌找来十几个朋友,说出了自己的初衷——成立一个关爱夕阳红帮扶队,利用每周六的时间,哪怕帮助一个老人,也是尽了晚辈们的一点心意。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大家一拍即合。

心动更要行动。从此,宋红昌和身边的爱心人士走上了充满阳光也不乏辛酸的公益之路。当年他与其他志愿者一道,共为户贫困老人的老化电线进行了维修或更新。

宋红昌毅然行走在公益之路上

但是,公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包含着辛酸。

年7月,天气异常燥热,宋红昌和二十几名志愿者前去城关镇回民村一位孤寡老人进行志愿帮扶活动。

老人名叫张秋梅,78岁,当她看到一群志愿者到她们家里,脸上笑成了花。志愿者分成四组,一组去维修水电,一组去洗衣扫地打扫卫生,还有一组还给老人看病理发,最后一组是帮助老人修缮门窗。

老人的门窗已损坏多年,志愿者四个人把需要维修的门、窗全部拆了下来,现场进行修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修补,终于把三个窗户和一个大门修理完毕,并重修安装。

夏季炎热,志愿者按照老人的意见,把三个窗户和一个门全部换上新的纱窗。由于门上的纱窗较高,需要两个凳子叠加起来才能作业,这个危险的技术活,每次都是宋红昌抢着去干,他一手握锤,一手拿着纱窗,站在两米多高的凳子上,嘴里咬着五六个钉纱窗的钉子。

做公益同时,为了让老人们更开心,他们时常给老人们讲一些笑话。老人们笑的合不拢嘴,志愿者更是哈哈大笑。

站在凳子上的宋红昌,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忘记了口中的钉子。几个钉子全部随着笑声被吞了下去。当时就疼得泪流满面,可宋红昌仍然坚持把最后一个钉子钉完以后才下来,告诉大家自己不小心吞下了钉子,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起围了过来,要停止这场志愿活动,可宋红昌笑着说:“不碍事,你们先继续服务,医院看一下就行。”经过医生的治疗,直到一个多月后,钉子才安全排出体外。

在以后的活动中,宋红昌依然干着钉纱窗的工作,志愿者都叫他“钉子哥”。

这件事让宋红昌妻子知道后,十分担心地对宋红昌说,如果哪个志愿者跟着你出了事故,你怎么办?怎么给他们的家人交代?

年10月,宋红昌和二十几名志愿者开着七辆私家车去王洛镇庙宋村三户孤寡老人家慰问帮扶,由于村上路面较窄,车辆和志愿者占了半个街道,路上不时有村民说:搞什么传销,不要我们乡下老人!有位村民更是将车子横在路中央不让他们通过。许多志愿者听了以后,脸上笑容骤然凝固,心里十分委屈,那次回来以后,有一半志愿者都不声不响地离开了队伍。

年2月,宋红昌和几名志愿者正在爱心超市整理衣物,突然进来两名派出所的民警,说有人举报宋红昌涉嫌非法集资,要看协会账目。宋红昌和临时记账人员立即拿出每日的报表,向他们汇报详细的收、支情况,经过他们的调查及走访,确定没有违法行为,方才结束质疑。

不到半年的时间,接二连三来的事故、质疑,不仅有一半的志愿者离开了协会,就连骨干人员也离去了大半,加上家人的反对,单位的名誉,宋红昌的内心也有了想放弃的念头,宋红昌悄悄地一个人来到父亲的坟头,抱头痛哭,流下辛酸泪。

哭过之后,最终他还是坚定了信心,公益之路义无反顾,决不能半途而废,这才是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作为。

扛着党旗做公益

宋红昌领导下公益队伍越来越强大

年3月,襄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牛占营在一次下乡扶贫调研中,听到好几名孤寡老人接受志愿者服务后的感谢反馈,十分好奇,对宋红昌和协会的公益活动进行了实际的调研,并给出了衷心的建议:“扛着党旗做公益”。

此刻,宋红昌豁然开朗。他经过深入考察和冷静思考,得出了坚定的答案:让党建引领公益的观念,充分发展党组织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志愿者的队伍才会壮大,公益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很快,在当地组织部门帮助指导下,宋红昌负责组建了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充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组织建设。

从此,不管是最早的爱心早餐、进村到户的助力扶贫、爱心超市的免费发放物品,还是社区老人的爱心午餐,现场都飘扬两面旗帜,一面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一面是协会的会旗。

年春节前十天左右,一位十里铺镇的老人来到爱心超市领取爱心物品,到超市时已经12点多,宋红昌看到后,连忙把中午的烩菜和馒头端到他的手中边吃边聊,老人十分激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40多年了害怕过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很多人热热闹闹的吃一顿年夜饭。”

老人的话语触动了宋红昌的回忆,每逢过年过节,宋红昌母亲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一家人陪她一起吃顿饭。孤寡老人的心愿怎么办?老人的心愿能否实现?想到这里,宋红昌和在北京工作的沈利团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ly/1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