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王氏,主要是东海郡郯县王氏,世居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带。兴盛于东汉末至南北朝。
东海王氏起于东汉会稽太守王朗,就是小说中遭诸葛亮痛骂的那个王朗。
王朗,汉魏经学家,曹魏重臣。
汉末,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学典籍,而官拜郎中。年,向徐州刺史陶谦献计,向被凉州兵控制的汉献帝表忠心,陶谦因而被汉献帝升任为徐州牧,安东将军,拜王朗为治中从事,后王朗又升任扬州的会稽郡太守。
年,袁术派部将孙策,离开淮南,进军江东。孙策善战,横扫江东,年,进军会稽。
会稽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但王朗认为自己是朝廷命官,应该保护城邑人民,于是与孙策交战,在固陵一带,列阵抵御,虽然尽力抵挡了几阵,但毕竟孙策太能打仗,王朗兵败,遭孙策追击,只得投降。孙策派重臣张昭劝王朗为他效力,但王朗坚决不肯。于是,王朗被流放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一带,穷困潦倒,艰难度日。
就在这一年秋,汉献帝刘协,在杨奉、韩暹的护送下,回到洛阳。时任兖州牧曹操,在荀彧的劝告下,派兵迎接刘协,不久又在董承的密召下,亲自带兵去洛阳,刘协拜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随曹操迁都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升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曹操上表征召王朗。王朗便从曲阿县出发,奔赴许都。但因为久经战乱而道路不通,辗转数年才到任。王朗抵达许都后,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年,曹操升任丞相。
年,魏国建立,曹操封为魏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后历任少府、奉常、大理。王朗性宽容,处理事务,往往宽恕犯罪者,控罪有疑点时,判罚都会从轻,他与钟由,都以治狱合理而闻名。
年,曹丕继任魏王,王朗升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王朗进言,劝曹丕减轻刑狱,转以扶助幼弱,使人民休养生息。同年,曹丕受献帝禅让称帝,魏国代汉,改御史大夫为司空,进封王朗为乐平乡侯。
年,吴蜀夷陵之战爆发,东吴向曹魏称藩,以免两线作战,曹魏有人建议援助东吴,一举灭蜀汉,王朗反对,曹丕听从王朗。
后来,曹丕征召孙权长子孙登为东中郎将,但孙登不来,曹丕于是离开洛阳,到许昌大兴屯田,打算进攻东吴,王朗劝阻,建议增强边境戍守,预防东吴进攻。
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进封王朗为兰陵县侯,升任司徒。王朗上书曹叡,谏止营造宫室。
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侯,他是曹魏三朝元老。其子王肃袭爵兰陵侯。
年,王朗与曹真等人,因功得以配享曹操庙庭。
王朗博学多闻,校注儒家经典,很有名气。年,魏国朝廷以王朗所作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学的人必须考核的内容。后世把王朗注解里的思想称为“王学”。王朗子王肃便是”王学“的代表人物。王肃所注《尚书》、《诗》、《论语》、《左传》等,在晋代列于学官,立有博士。”王学“在东晋后逐渐衰亡。
王肃,当世名儒,魏末官至卫将军,有子八人。司马懿当政后,王肃坚决站在司马氏一边,与曹爽对峙,并将自己的女儿王元姬,嫁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妻。
王元姬的长子司马炎,后来代魏,即位为晋武帝,王元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后。也就是说,西晋诸帝,皆王朗的后裔。
王元姬的弟弟们,个个非富即贵,其中:王恂官至车骑将军,袭封兰陵侯;王虔官至尚书,封安寿亭侯;王恺官至后将军,封山都县公。
后将军王恺,和散骑常侍石崇斗富,名噪一时。
石崇极为富有,是因为他在荆州刺史任上,连续几年,大肆抢劫过往客商,发了大财。
王恺家里洗锅子,用糖水,石崇听说了,就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这件事一传开,人家都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
王恺一听来了气,为了炫富,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这个奢华的排场,轰动洛阳全城。
石崇一看,就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恺的屏障更长,更豪华。
王恺又输一着。但是他还不甘心罢休,因为,他的外甥是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一看也来了劲,决心帮舅舅一把,于是,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好让王恺在众人面前夸耀一番。
有了皇帝帮忙,王恺底气十足,他特地请石崇等一批官员上他家吃饭。宴席上,王恺得意地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那株珊瑚有两尺高,大家看了赞不绝口,都说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石崇冷笑一声,抄起一支铁如意,将大珊瑚树砸得粉碎。
众人大惊失色,王恺以为石崇是出于嫉妒,气得急赤白脸。石崇嬉皮笑脸地说:“您用不到生气,我还您就是了。”王恺又是心痛,又是生气,心说,你拿什么还?
石崇立刻叫他的随从回去,把他家的珊瑚树搬来让王恺挑选。不一会,一群随从回来,搬来了一堆珊瑚树。这些珊瑚树,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条干挺秀,光彩夺目,至于像王恺家那样的珊瑚树,那就更多了。周围的人都看呆了。王恺这才知道石崇家的财富,比他不知多出多少倍,也就只好认输。
这场震动全城的斗富比赛,以石崇获胜而告结束,石崇成为洛阳头号豪富。针对此事,御史中丞傅咸,上奏章给晋武帝,说,这种严重的奢侈浪费,比天灾还要严重。现在这样比阔气,比奢侈,不但不被责罚,反而被认为是荣耀的事。这样下去怎么了得。晋武帝看了奏章,不予理睬,因为,他跟石崇、王恺一样,一面加紧搜刮,一面穷奢极欲。西晋一开始腐败,这就注定要发生大乱了。
年,赵王司马伦政变,其党羽孙孝,看上了石崇的宠妾绿珠,向其讨要,石崇不给,遭到诛杀,夷灭三族。晋惠帝复辟后,以九卿之礼将石崇安葬。
八王之乱,摧毁了西晋,年,匈奴人攻陷长安,西晋灭亡。
王朗的一部分后裔东渡东晋,王虔的后裔王隆,官后将军,隆子景,景子雅。王雅有子三人:准之、协之、少卿,晋末分别任散骑侍郎、黄门郎、侍中。
刘宋时,王雅孙王庆,任员外常侍,庆子王元闵,任护军司马,元闵子王谌任黄门郎,入齐后任南兖州刺史。
王准之任司徒左长史,准之子王延年任员外常侍,延年子王僧儒,仕粱为尚书郎,有盛名,是东海王氏在南朝影响最大者。萧齐时,东海王氏又有长沙太守王沈。
南北朝以后,东海王氏衰落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