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许昌有哪些大学许昌错过了哪些大学许

编者按: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在上海某高校就读的许昌学子,心系家乡的发展,就许昌本地的高校情况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我们进行了一些修改,也请大家多指导,多鼓励,多支持,也欢迎其他读者投稿。

前一段,许昌市市长胡五岳率团到西安交通大学洽谈校地合作事宜,关于西安交通大学许昌校区是否会落地许昌,这就要看高层如何运作此事,如何运用自身力量,来实现许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实,许昌作为河南省内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在高等教育上与周边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等城市一直存在着较大差距,成为周边高等教育的一个洼地。这其中,即有历史的高校布局的差距,也有新时期的战略失误,今天,就为大家谈一谈许昌的“大学梦”。

01许昌的大学现状

目前许昌共有高校5所,其中本科2所,分别是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和许昌学院。高职3所,分别是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民办、校址在禹州)。其中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根据河南农大的规划,将转型为教学实践基地,不再招生;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因办学不规范,招生困难,去年禹州市政府已经出资1.27亿元对其校址进行了收购,用于建设郑州轻工业学院禹州校区,并计划于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首批招生3个本科专业。

查阅河南统计年鉴,我们以学校数、教职工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等几个数据做一个简要分析,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许昌在高校数排名11/18,教职工数13/18,招生数12/18,在校学生数12/18,毕业生数12/18。

我们和经济总量还不如许昌的新乡市进行比较,新乡市有5所公办本科院校,1所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多所专科院校,总在校生人数达到近16万人,仅在校生人数就是接近许昌的4倍。而新乡的本科高校中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都拥有硕士点,河师大还拥有博士点。

新乡之所以能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的平台,均与其强大的高等教育能力和科研实力有关,尽管年河南省内GDP许昌排名第4,新乡排名第8,但新乡的高等教育却只能让许昌汗颜。

许昌在经济上为经济大市、工业强市,但在高等教育方面缺失高等小市、弱市。与经济地位不相称,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市领导为何不远迢迢万里,到西安交通大学谋求建立许昌校区的愿望了。

02错失的那些机遇

许昌在近代、建国后都算不上河南省的重点开发、发展的区域,自然在高等教育上显得多少有点无力。

年,根据毛主席“农业大学统统要搬到农村去”的指示,省革委会决定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前身)搬迁到许昌的蒋李集进行教学,领导关系改为省和许昌地区双重领导。之后到年,河南农学院迁回郑州,在许昌留下了多亩的教学实验农场。

同时,在年许昌师专也在全国首批恢复为师专,并回归省属高校序列。但就是这个省属关系,使得无论是当时的许昌地区还是后来的许昌市,都对其关爱不起来,并且当时的领导也一直没有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而许昌师专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还曾经被当时的国家教委亮过黄牌。

许昌地区卫校,在当时也是属于整个豫中南地区卫校中首屈一指的,漯河卫校还是从许昌卫校派出了一批老师去成立的一个扶持性质学校。但漯河卫校在年左右升格为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迅速,近期又提出了升格为本科高校的计划。而许昌卫校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年前后,生源也迅速下滑。

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幕徐徐拉开,在90年代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八字方针”(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指导下,工程、工程、高校合并潮、本科扩招,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民办高校的设立和独立学院的设立使得高等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许昌在高等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没有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引进民办高校或引进知名大学设立独立二级学院,不得不说这是许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遗憾。在这个时期,河南省共成立了18所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许昌则没有一所。反观河南的一些城市,却抓住了这个机遇,实现了高教规模的崛起。

豫东重镇商丘,原本只有商丘师范专科(商丘师范学院)一所学校,在这次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抓住机会,先利用商丘广播电视中专,引入民办资金,提高办学层次,升级为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年升格为本科商丘工学院),同时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于年兴建了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现更名为商丘学院)。同时专科方面,年设立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年,原商丘卫校升格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截止年,商丘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人数位居全省第四位。民办高校及高职院校均走在全国前列,年国务院批准商丘为河南唯一一家全国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

03许昌在高校方面的努力

在经过了这些时期的阵痛后,许昌市在高等教育方面也作出过一些努力。

年左右,许昌市政府开始与许昌师专合作,共同开始谋划升本,并于年升格为许昌学院。但其后,许昌市对许昌学院的重视力度仍然不足,直到王树山时期才开始了许昌学院与许昌市的蜜月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之后又在许昌农机校、许昌财税学校、许昌教育学院、许昌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整合许昌电大和许昌八技校组建了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还曾引入兰天公司合作,谋求将许昌卫校升格为许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但因投资方实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与年将许昌卫校并入许昌学院。

年,许昌市与河南农大签署了土地置换协议,将位于蒋李集的土地置换到尚集的许昌县新区,并于年实现了首批招生。但随着农大校长张琼的转任省交通厅,许昌校区由于距离和财力原因,被农大调整为了教学实践基地。

年,还曾经就民办本科院校黄河交通学院迁址许昌进行办学进行了商议,计划利用电气职业学院的校址进行办学,但因黄河交通学院的要求较高,最终没能谈成。

04未来前瞻

年,许昌市职教园区项目正式开工。许昌市职教园区共占地亩,计划安排4所学校入院,其中一期入驻许昌工商管理学校、许昌幼儿师范学校、许昌科技学校3所中职,计划于年秋季投入使用。笔者认为这是在为许昌的下一所大专在打基础,4个学校建在一起,届时合并不用再建新校区,基础设施公用,直接打掉中间连接马路。另外还有中国(许昌)中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中还有个中医药职业学院的规划,这里就不详谈了。

近期许昌市就西安交大许昌校区的事宜不断的进行了协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说明许昌市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确实是觉醒了。但一下子就追求这样一个C9高校,需要付出的财力和物力,恐怕不知道许昌市的财政到底能不能承担的起。

其实除了谋求西安交大、北京理工这样的知名高校以外,许昌市也应该从其他方面入手,实现许昌高等教育质和量的突破。首先是对许昌学院的扶持力度,应该再进一步加大,使许昌学院能够在省内同等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所地级市高校的新星。同时在规模上能够进一步扩大,为许昌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其次,还可以通过引进一些档次稍微低于西安交大的一些高校来许昌办学,比如禹州市就能够引进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的武陟县也引入和民办本科黄河交通学院。作为地级市的许昌,引进一批类似的或者水平更高一点的高校应该不算难事,并且难度也要比西安交大的难度要低得多。

此外,除了引入高校,我们还可以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加大高校与许昌地方企业的合作力度。以浙江和江苏的一些中小城市为例,虽然市内没有知名高校,但靠着与上海等地的知名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也能够出现一大批在全国有知名度、有竞争力的企业。

(许昌城市解读







































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jj/174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