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天利
11月8日,许昌博奥润康医学检验实验室一则“关于新冠核酸样本暂停接收的通知”引发广泛 内容如下:应疫情防控要求,我机构积极配合许昌市各县、区疫情指挥部,在疫情期间对各辖区人员实施全民筛查、针对重点人群、隔离点人群及冷链物品实施应检尽检,尽可能发现潜在的感染者,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因我机构从年1月至今一直承担着城区大规模新冠核酸检测任务,试剂耗材及人工费用投入费用较高,目前各区县均未及时回款,导致我机构运转压力太大,接总部通知,于年11月11日(本周五)零时起暂停接收各县、区所有新冠核酸样本。
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虽然经过多轮降价,但政府对于核酸检测的费用支出也仍然位居高位。经华创证券测算,结合检测量和单价变化,疫情至今核酸费用约亿,其中今年前4月已花近亿。也就是说,如果全国人民保持2天一测的频率,全国医保资金只能支撑3年半的时间。
很显然,医保的钱不能全部用来做核酸,那么买单的只能是地方财政。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就曾明确,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因此,目前各地均由财政部门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资金支持。
但是各地政府的支付能力差别极大,很多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第三方机构,目前都没有收到足额的款项。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梳理汇总梳理了25家涉及核酸检测业务的头部上市公司业务情况,情况不容乐观。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制图
据choice数据显示,年前三季度15家核酸检测概念头部公司营收总额.3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0.21%。应收账款总额则为.9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0.96%。同时,应收账款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从年三季度的47.1%上升至年同期的50.26%。
其中,兰卫医学、凯普生物、达安基因、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25%、.32%、84.18%、76.65%、65.67%。尽管相关企业一直强调正在加强款项回收,坏账风险可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行业现状或许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因此,核酸检测从免费到自费,或许将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贵阳为例,根据其发布的《11月1日起,贵阳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一文,除部分风险人员可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外,其他群众按照"愿检尽检"的原则,根据本人工作、生活中对核酸检测结果的需求,自行前往各类核酸采样点自费检测。同一天,四川省宜宾市也发布了恢复核酸检测收费的通知,涉及翠屏区、叙州区以及三江新区。
在疫情常态化趋势下,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涉及相关业务的ICL企业,亦或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们,其实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因而每个人都更应做到自觉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出行、购物时仍要做好防护,共同打赢抗击疫情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