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然而,近年来,这个中原经济老大省正在发生深刻转型,新的增长极正在崛起。其中,许昌市就是一匹可能迎头赶上的黑马城市。
一座坐拥厚重工业基础的城市作为中国中原腹地的传统老工业城市,许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能源电力业等,无一不是许昌的传统优势产业。
眼下,许昌仍是中国最大的棉短绒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市场40%的份额。食品加工业更是位居河南省前三甲,号称"中国腐竹之乡"。汽车传动轴、低速汽车、蜂产品等特色支柱产业也享有盛名。
这些厚实的传统工业积淀,为许昌未来的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崭新动能正在集结虽有老工业资源禀赋,但许昌也清醒地认识到单一依靠传统产业难以为继,必须发展新的增长动能。
近年来,许昌正全力培育发展智能电网、风电装备、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5大战略新兴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抗生素原料药和血液制品产量均占全国30%以上。
电动汽车更是被许昌视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许昌已集聚了一批国内知名电动车企业,初步形成了从电池、电机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条。
此外,许昌还高度重视绿色新能源产业。许昌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风电机叶片制造基地,主导产品占全球市场近一半份额。
可以说,新兴产业正成为拉动许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产业集聚释放加速度要实现经济大爆发,单个项目和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产业集群才能释放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近年来,许昌成功谋篇布局,着力构建"一带10区20个产业集群"的现代产业新格局。目前已规划建设完成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涵盖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
与此同时,许昌正加快20个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大产业集群培育步伐。其中,已初步形成以腐竹、豆制品、面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工业集群,以装配式建筑、高端钢构、低压阀门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集群等。
这些集群的形成,有助于许昌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年实现经济大爆发奠定坚实基础。
交通区位优势独步全省要成为经济黑马城市,交通区位优势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从这一点来看,许昌可谓独步全省。
许昌被誉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京港澳、许广、郑栾、盐洛4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国道、京广铁路、京深高铁纵贯南北,国道和三洋铁路横穿东西。
更为重要的是,许昌距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50公里,成为新郑机场最大辐射区域。京深、郑万、郑合高铁更是在许昌境内设有5个车站。
优越的交通区位,不仅方便了物资流通,更有利于要素资源的高效集聚,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城市建设谋求新突破一座城市能否实现经济腾飞,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关键所在。从这一点来看,许昌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正在谋求新的突破。
早在年,许昌市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年,许昌再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这些城市品牌的培育,必将提升许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在这里投资兴业,为未来经济大爆发注入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许昌正加快推进市区旧城改造,着力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城市品质。优质的城乡环境将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文化底蕴丰厚积淀深虽是新兴工业城市,但许昌地处中原腹地,文化底蕴丰厚,历史积淀深厚。
如禹州钧瓷、许昌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许昌注入了独特的文化韵味。河南四大名物之一的豫柑更是远近闻名,享誉全国。
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有利于许昌打造独特城市品牌和文化符号,为未来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弯道争先迎头赶上当然,任何一座城市要想实现经济大爆发,都需要持续的改革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总的来说,凭借独特的产业基础、区位交通优势以及文化资源禀赋,许昌完全具备在年实现经济大爆发的潜质,有望成为河南下一匹黑马城市。
让我们共同期待许昌市的明天,一个充满机遇、充满希望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并进,为许昌市的经济大爆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这座城市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