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素纸
绘就最美蓝图
徐州空港如何成为
高端产业发展引擎
跟大徐从江苏巨电“巨”变中
去寻找秘诀吧
8月1日,骄阳似火。与气温一样火热的,是江苏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芯车间里的生产场景:12米高的搅拌机正在搅拌锂离子电池粉料、液体;模切机正在对叠片类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卷料进行冲切……
这一天,是总投资30亿元、一期投资11.25亿元的江苏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备料投产的日子。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将从睢宁走向全国。
这一天,像往常一样,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包挂巨电项目负责人袁晨、帮办代办员张桐又顶着热浪来到江苏巨电,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天都到现场看一看,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电芯车间有3万多平方米,一侧的走廊就有米长。”因为天天都在项目现场帮企业解决问题,袁晨甚至比很多巨电员工都熟悉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电芯车间有从搅拌到折边的10余道工序,智能化生产线上,每位工人能够‘照看’几台机器。”
袁晨包挂巨电项目有7个月了,他清楚记得为企业服务的“第一件事”:“那是今年2月份去河南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帮助江苏巨电协调设备交付问题。因去年下半年许昌市发生疫情,导致设备交付周期延长,影响巨电项目建设进度。最终经过我们的努力,多台配电设备按订单要求如期交付。”
作为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双沟镇)派驻企业的帮办代办员,张桐从江苏巨电项目落地就一直对接服务,吃住都在项目现场。“绕电芯车间一周就超过1公里了,加上外围的冷凝车间、综合库等,一圈接近2公里,有时候我们每天要在项目现场走上两三圈。”张桐说。
为帮助企业加快设备调试生产,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双沟镇)对企业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技术人员的食宿交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帮助江苏巨电申请江苏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万元;为帮助企业招引高级技能人才,他们专门到高校召开多场专场招聘会……这些用心、暖心、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从项目签约、奠基到建设、投产,江苏巨电项目为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是空港‘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双沟镇党委书记王楠同样为江苏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感到骄傲。
“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服务企业当好‘店小二’,我们所有班子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当事人。”王楠说,对于每一个入驻空港(双沟镇)的项目,都会有一位班子成员和一位帮办代办工作人员驻点式包挂,“想方设法在双沟镇及周边帮助企业招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产业基金招商等方式为园区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人才公寓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专题培训会……我们用优质的服务,让招商项目真正招得进、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
一张素纸,绘就最美蓝图。自年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以来,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始终以奔跑的姿态迎接挑战,截至目前,园区内已集聚各类企业72家,规模企业33家,“争第一、创唯一”成为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的集结号。
围绕“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部署,“十四五”期间,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将加快形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发展、科技研发、交通枢纽、现代服务“四大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
“争第一、创唯一”
实现高质量发展
徐州空港,加油
文字
李宁刘作霖张亚轩
图片
孙井贤睢宁融媒
编辑
赵子豪
原标题:《“巨”变之中找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