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紧急9省1300多万亩已发生小麦条锈病,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元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5347.html

3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防范气象灾害保障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工作情况。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介绍,今年冬季暖湿气候,造成小麦条锈病的越冬基数比较大,随着气温回升,流行进程加快,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9个省发生了多万亩,是近10年来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4、5月份江淮、黄淮地区雨水偏多,可能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小麦白粉病现在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夺取今年的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防病治虫的任务十分繁重。

农业农村部按照早谋划、早监测、早准备、早防治的思路已经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

一是提前做好防控准备。已经下发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这些病虫害的防控预案,提前预拨了14亿元的防控资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物资的准备。

二是加密监测预警。启动了重大病虫发生动态网上直报,实行每周一报,重大病情随时报告,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三是精细指导服务。制订了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及时筛选推荐28种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用药,近日又派出了司局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赴病虫重发区开展巡回指导。

四是搞好应急防治。组织各地开展了病虫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目前小麦条锈病已经累计防治了多万亩次,草地贪夜蛾累计防治了多万亩次,基本上做到了应防尽防,一些地块已经防治两遍以上。

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预案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大生物灾害。小麦条锈病具蔓延速度快、成灾频率高、大区域流行之特点,重发地块可造成产量损失40%以上,甚至绝收。赤霉病属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病害流行,不仅造成严重减产、品质下降,其产生的毒素会导致人畜中毒,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发生动态

湖北省处于快速流行期,是该省有记录以来同期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一年。发生面积达.6万亩,比年同期和上周分别增加2.1倍和69.9%,平均病田率为43.1%,比上周增加17.7个百分点;一般病叶率为3%-16.7%,重发田块发病中心病叶率达%。

条锈病发病症状

陕西省发生面积61.2万亩,比年同期和上周分别增加80.8%和31.2%。陕南、关中平均病田率分别为13.1%、9.1%,陕南局部普发田块平均病叶率为1.6%,最高病叶率、严重度分别为10%、40%,是年以来同期发生县数最多、面积最大、病情最重的一年。

黄淮江淮麦区病害扩散明显加快,局部病情较重。河南省已扩展至南阳、信阳、平顶山、周口、驻马店、漯河、许昌7个市30个县(市、区),北扩至沙河以北,比年提前近1个月。全省发生面积44.6万亩,发生县数和面积比上周分别增加17个县和5.2倍。南阳市平均病田率为4.1%,最高达25%,平均严重度为20%,最高达%。

安徽省阜南县3月10日始见,较常年偏早10天以上,目前沿淮、沿江5个市7个县(市、区)发生面积为45.3亩,多为零星见病,病叶率一般为0.07%-0.45%。西南麦区进入发生流行盛期,大部麦区平均病叶率为4.8%-7.0%,局部重发田块最高病叶率达60%-%,四川省平均病叶率为7.0%,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西北麦区零星见病,甘肃省陇南、天水2个市6个县(市、区)发生面积1.03万亩。陇南文县多为点片发生,发病田平均病叶率为0.01%,平均严重度为10%。

病情展望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气传流行性病害,扩散区域广、流行速度快,一旦大面积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当前,该病在西南、汉水流域及黄淮南部等麦区发生早,扩散流行快,局部危害重,对东部主产区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田间菌源分布广、数量大,小麦主栽品种抗性差,中后期气候条件适宜,病害偏重发生态势明显,汉水流域、黄淮南部等麦区呈大发生之势。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报,未来10天(3月18-27日),西南东部、江淮、江汉、西北东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强对流天气,十分有利于小麦条锈病扩散流行。西南、汉水流域及黄淮等麦区要加强条锈病监测,全面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报预警,指导科学防控。

防治技术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针对条锈病,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治。

西南、汉水流域和河南南部、甘肃陇南等主要冬繁区,要封锁发病田块,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减少菌源外传,阻止向黄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在越夏区,春季遮盖转主寄主小檗四周的麦秸堆,阻止条锈菌有性生殖发生,降低条锈病毒性变异速率。

黄淮春季流行区,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

(1)小麦条锈病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采取“绿色防控为主,应急防控为辅”的策略,在选用抗病品种、健康栽培的基础上,加强监测、及时防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

今年西南、鄂西北、江汉平原、河南南部及陕西关中条等地区锈病冬前见病早、病点多、范围广、春季流行风险大,早春应全面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严格控制病情,防止条锈病大面积暴发危害。

(2)穗期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科学混用,综合施药,防病治虫,一喷多效。吸浆虫重发区,充分利用药剂持效期,适当前移防治时间,在成虫发生始盛期用药。常用农药种类如下: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敌敌畏、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等。

上文是一份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年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预案,种植户朋友们可以作为参考。施瑞德愿所有种植朋友都能“立足预防、适时用药”最大程度减轻病害损失,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jj/11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