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
国内
专家预测: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达亿方
据界面新闻报道“国内的天然气需求量将在未来13年持续增长,到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有望突破亿立方米。”近日,在中国—欧洲国际交通走廊天然气发动机燃料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小丽表示,继去年天然气消费量增至亿立方米以后,国内的天然气需求量将在年前持续增长,并在年达到亿立方米,逐渐成为中国的主体能源之一。“年是国内天然气消费自年以来增长最迅速的一年。”刘小丽在论坛上说,以年中石油建成的西气东输第一条管道为标志,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正式进入黄金时期,年和年略有停滞,但从年开始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增速达到两位数。今年,国内的天然气消费量仍会是快速发展的一年。据《年天然气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国内的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在亿立方米左右(不含向港、澳供气),同比増13.5%。不过,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天然气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包括国内储产增长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投资动力不足等。截至年底,国内的储气库调峰能力到亿方,调峰量近80亿方,占总消费量的3.4%,低于世界12%的平均水平。“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形成西气东输、海上登陆、就近供应等的天然气供应格局。天然气正步入管道网络化的时代。”刘小丽表示,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天然气上游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国内应该尽快推进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互联互通,构建独立多样化的油气管网体系,来提升国内天然气的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截至年底,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达7.4万千米,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达3亿立方米/年,大致满足天然气运输的需求。此外,对于用气中间环节,她表示,以广州、杭州和南京为例,自年9月1日开始,三个城市的终端非居民用气价格分别为4.25元/立方米、3.27元/立方米和2.98元/立方米。而其中城市配气费在终端气价中占比分别为45.4%、36.1%和30.9%,中间环节占比费用较高。“我们应该积极推动油气管理运营机制的改革,减少中间环节,并适当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刘小丽说。
美对华亿美元征税清单涵盖种化工品
北京时间9月18日晨,美国宣布对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最近一轮与中国的 关税将于9月24日生效。到今年年底前,加征的关税税率设定在10%;但从明年1月1日起,税率提高到25%。在这份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清单中排除了原始清单中的种产品,包括取消种化学和塑料产品。美国化学理事会(ACC)9月18日表示,关键的是修订后的清单不再包括五组稀土元素。中国是这些材料的主要来源,它们是制造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的关键原料。7月10日,美国宣布将对额外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公布了一份长达近页、涉及余种商品的清单。在9月6日公众咨询期结束之后,美国已经从第3部份清单中删除了种产品。根据ACC的数据,削减后的清单仍涵盖种化学和塑料产品,年的进口价值为亿美元。按照10%的税率,以年的水平计算,这相当于美国政府额外征收13亿美元关税。按25%税率计算,这一数字上升到32亿美元。然而,未来这些产品的进口可能会大幅下降,实际征收将远远小于这一数据。从原始清单中删除的大部分产品是有机化学品,删除了98种。根据ACC之前的数据,亿美元关税原始清单,包含种化学品和塑料产品,将影响中国出口额达亿美元。
专家:中国碳交易预计年全面推开
9月19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的绿色领导力”分论坛上透露,目前中国碳交易正在进行基建、培训方面的准备工作,预计年全面推开。在林伯强看来,在制定着眼于长远绿色发展的政策时,应以更科学的指标而不是单一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要采用广泛、综合、平衡的方式来衡量经济发展,如单位GDP能耗、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应纳入经济衡量标准之中。“就中国而言,科学的经济衡量指标不仅能够帮助自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能促进节能减排。”林伯强说。
达沃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