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蒋李集镇采访时发现一处古民居,经文物部门初步勘定,此处古民居为典型清早期二层砖瓦阁楼,虽然历经多年风雨洗礼却仍然坚固如初。《乡村发现》一起到蒋李集镇寺台庙村看看这所清早期的民间“豪宅”。
记者和县文管所专家一同走进蒋李集镇寺台庙村,这座古朴的二层青砖小楼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灰瓦屋檐上隐约可见五脊六兽,朴实素雅。门口青砖垒起七层台阶,一层有一扇木质大门和两扇木质栏窗,二层有三扇敞开的窗户。大门与窗户边框均为青石雕琢而成,就连过门石与石门坎都是整块青石雕琢的,文管所专家告诉记者,中原不产青石,青石用的多意味着当年造房时需要从遥远的南方把青石运输过来,这在古代不仅费工更需要殷实的资金支持。
张根荣蒋李集镇寺台庙村村民
听老一辈说,俺祖上是个老中医,看病治病起家,挣钱盖的这房子,原来房子大,有大门楼,有配房,东西厢房,站到那住楼上能看见许昌城,城南就俺家这房子高。
这所古民居是寺台庙村张氏一族的老祖院,20年前仍然有张氏后人居住,房子里还留有当年生活的痕迹。房子的右侧靠窗处有一条窄窄的木质楼梯通往二层阁楼,二楼堆放了很多过去的农具,秸秆编制的粮圈儿、木质的犁耧、风箱、铁质的纺花锤都展现了近代农耕文化的影子。
郑明玉许昌县文管所支部书记
看这个房子结构,建筑风格,这房子属于清早期的民居,用了大量的石条,木头规格很规矩,四角四棱,做的很好。
因为房子太高,记者和文管所专家爬到隔壁村民的楼顶,近距离拍摄房顶的五脊六兽。专家告诉记者,古代普通人家盖房子很少在房顶安放五脊六兽的,只有家境殷实、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富裕户才用的起。
郑明玉许昌县文管所支部书记
我们常说的五脊六兽,就像这个房子的结构五道脊,一道脊,下边一个兽,一个正脊,正脊两边两个兽,那边两道垂脊,两道垂脊下边两个兽。
可惜的是,这所许昌县典型的清代早期民居上的五脊六兽仅剩一个屋檐上的兽头,依稀还有当年的威风模样。
张国进蒋李集镇寺台庙村村民
我小的时候都有,我今年81了,听俺老太太说以前房子好着呢,方圆圈里没有这么高的房子,以前还有雕花的门窗,还有大门楼,现在都没有。
一个地方的古民居是了解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窗口,浓缩了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民俗文化内涵,成为活的历史记忆。这所张氏清代早期古民居整体保存完好,为了解许昌县人文历史和民居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郑明玉许昌县文管所支部书记
一般的都漏顶,这房子保护的很好,几百年了还能住,古房子一层阁楼的多,两层的不多见,有保护价值。
张根荣蒋李集镇寺台庙村村民
听专家说,俺这房子还有保护价值,清早期建的房子,以后俺一家人一定要好保护,让它传下去。
记者:千雨江飞
节目同期视频请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白癜风前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