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起一池潋滟波澜,教研激起一腔智慧情怀。为进一步构建扎实有效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11月11日,许昌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齐聚东城区实验学校参加学科教研活动,东城区实验学校的田雪源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将许昌三国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资源的课例《我爱家乡山和水》。
首先,田老师用几张伴随自己成长的照片引出家乡许昌,并让孩子们用家乡话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与此同时,田老师又用地图展示的方式明确了许昌的位置,通过播放许昌的宣传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家乡。
接着,田老师出示了课前任务单。分别是:1.实地寻访拍照留存2.调查采访做好记录3.上网查询打印资料4.广播电视留心记录5.动手创作用心表达。学生分小组交流家乡之美,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四个小组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到了展示环节,同学们有的展示了通过实地寻访拍摄的“银杏秋景图”、“夜幕彩虹桥“、”四季花飘香”等美景,让大家感受到了许昌的“环境优美”;有的以“小导游”的身份和大家分享许昌的三国文化、历史遗迹,突出了许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厚重”的特点;有的同学积极上网查阅了文峰塔、芙蓉湖、秋湖湿地、曹魏古城等“许昌名片”的相关资料,精彩的分享赢得了在场同学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还有同学通过手绘家乡美景、手写家乡小诗,展示了家乡独特的魅力。小组展示后,田老师又带大家观看了许昌周边特色景观的照片:被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神垕、位于花木之都鄢陵的花博园、有着“华夏第一寨”美誉的大鸿寨、拥有如火似霞红叶的紫云山......一幅幅美丽的照片,一段段优美的解说,无不展现着家乡的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课堂最后,田老师对本课进行了升华:为了让家乡更美丽,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让学生们从课堂走入生活,激发了学生建设美丽家乡的动力。
课后,市教研员赵小蕾老师也对本课做了点评。她总结到,这节课目标明确,指导到位,思路清晰,培养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地调查、上网查阅、动手创作等方式的运用引导学生和家长们亲自到郊外,去体验去感受,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感知了家乡之美。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三国文化的渗透要再自然一些,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乡的魅力。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大家纷纷表示,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教学相长,携手同行!
文稿:朱少华
供图:王艳
审核:杨淑敏
排版:张谣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