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为民崇德尚艺
张筱的诗
月?相
月亮是
夜空租来的一盏灯
迷路的孩子
提着它走向黎明
新月是
红盖头下
镌好的娥眉
挑起的一瞬
年华开始凋零
满月是
婴儿脸上
玫瑰色的笑容
粉嫩的肉团
浮起一阵赞声
残月是
老妪口中
没了齿的牙床
喃喃独语中
灌满十里春风
借着月光
画家涂了油墨
诗人拈了词句
摄影师开了镜头
科学家测了数据
只有禅师在一旁念诵:
生住异灭,成住坏空
迷路的孩子
又在黑暗里独行
夜空租来月亮做灯
跟他一起走向黎明
夜读
天光被黑暗劫掠,夜,
是狂欢和压抑的底色。
长风开始穿墙越院,
枯枝怀念秋天的落叶。
画家笔墨正酣,宣纸,
铺陈出冬日的月色。
小酒馆亮白的灯,
给花生米和酱牛肉洒上,
一丝余热。
翻腾的心事,
在杯盏的碰撞里,
仓惶闪躲。
谁靠着思念取暖,
谁就着回忆放歌,
谁曾经快意江湖,
谁又被荷尔蒙激惹。
夜,剪出老树的模样,
窗棂框起凉凉的月色。
风藏进墙缝或车辙,
小酒馆的灯依次被按灭。
桌角上流溢的酒水,
不知从谁的故事里洒落。
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灵魂被血肉包裹,
在情绪和理想的交战里,
义无反顾地出发,
又心甘情愿地妥协。
来吧,翻几页书,
你看,谁的人生
没有被现实无情阉割?
这一副平庸的皮囊,
安放些精神和文字,
才会把空虚和迷茫逼仄。
指尖在书页里游走,
心灵在黑夜里跋涉,
我啊,终究
看不清这烟火人间,
也参不透这泱泱夜色。
天?空
我觉得天空是一块画布:
被谁的神笔一挥,
落满了日月和星子。
云是刷子追随风的舞步,
霞是唇膏和腮红的唱和。
天空的画布被复印:
湖泊藏着星子的眸光,
草木里住着太阳的魂魄,
诗行间游走着月亮的脚步,
山川蜿蜒着云朵的模样,
峡谷铭记着霞的传说。
天空的画布被想象:
星空下有梵高孤寂的脚步,
月光里有子美思乡的诉说,
日晷上刻写了多少光阴,
白云是否变幻成苍狗,
五彩的霞衣有谁见过?
天空的画布被撕裂:
星晖撒了一地,
月亮有了圆缺,
太阳露出了黑子,
云朵染上了铅色,
霞光如昙花般开落。
天空究竟是谁的画布,
又是谁构了图,调了色?
画笔踌躇,手腕腾挪,
怎么画不出佛祖和嫦娥?
星光暗淡,月落长河,
云霞遇不到贪看的眼睛,
连太阳也瞬间失了血。
天空里究竟住着些什么?
天空里的确住着些什么。
心地澄净,天空不空。
道一声:悟空,
取经路上搭个伙,如何?
世界有多大
很久以前世界应该很大
装得下
慢吞吞的车马、邮件和蜗牛
还有天光与黑暗
一切都在秘密之外呼吸
后来呢世界果然那么大
眼见得
一座座平地高楼铁道高架
天光黑暗还在
在呼吸之外到处都是秘密
现在呢世界好像还很大
瞧见没
一波波巨浪硝烟病毒蝗虫
黑暗裂个口子给天光停放
风里雨里云里雾里
秘密已不再是秘密
我盯着世界地图看了一宿
想要找到儿时的村落
把比例尺算来算去
忘了呼吸:
“世界有多大”,
谁能告诉我这个谜底?
有关?无关
起风了,
晃动的不是一片叶子;
落雨了,
打湿的不是一方屋檐。
三千行字排开,
写不出眉间的苦乐悲欢。
想念,丢了名姓,
只和七十亿分之一的谁,有关。
一辈子
三岁那年
她抱着一个洋娃娃
对她说:叫妈妈
一双黑眼睛眨呀眨
十八岁那年
她抱着一个粉嫩婴孩
对它说:叫妈妈
脸上开满玫瑰色的花
八十岁那年
她抱着那个洋娃娃
对它说:我给你补补小褂
一头银发住在相框里的她
是孙女读不完的童话
一辈子有多长
也就有多短
轮回流转里,你听:
谁和谁在互诉着:“你好”和“再见”
关于世界
小时候
只搜索一张面孔
世界就是妈妈的怀抱
走路了
懵懂无知的人之初
世界欣喜地迎接慌张的脚步
少年派
裹上床单,抓起棍棒
满脑子征服世界的游侠梦
新青年
荷尔蒙与多巴胺发达的年纪
内心世界却愈加沟壑纵横
毕业季
理想终于触礁世界大陆
有一些关系开始飘落天涯
职场上
一场角逐在等待它的王
换上战袍准备开拓新世界
中年狗
呼吸功能似乎弱化--
世界要是蛛网渔网该多好
暮年至
喧闹一生落幕
世界依然盛满着别人的车马欢腾
世界究竟是什么---
何必因标准答案纠结
有情天地,无极时空
这一生我只热情穿梭
一枝笔
也许
你是苇杆,是棍棒
亦或
你是飞鸟,是野狼
你听过
班定远奔赴沙场的铿锵
你写过
太史令罹难忍辱的文章
你见过太白的烂醉疏狂
你读过子美的沉郁忧伤
你在东坡的案头栖息
你在易安的帘帷吟唱
你说过窦娥的冤情
你走过丽娘的梦乡
你是老舍心头的牵挂
你是鲁迅手中的刀枪
你是家书里写不尽的叮咛
你是初恋时读不够的柔肠
当复印机取代了毕昇的发明
当伊妹儿尘封了邮差的铃铛
你没有诘问和怨叹
悄然退出历史的剧场
晚风逗弄竹影
明月筛过西窗
诗人思绪铺开
矮纸斜行
竟写不出
一枝笔真实的模样
我看见夏天的模样
白云依偎着山谷
花草眷恋着阳光
七月的蝉鸣霸占了白昼
夏天的滋味在枝头荡漾
荷叶托起西子湖畔的月色
红莲写满菩提树下的向往
弄堂庖厨间
酒肆瓦舍旁
五谷被反复地咀嚼
岁月在倔强地消长
久的忆不起的故事
是谁在咿咿呀呀地吟唱
爬墙虎蔓延的屋檐下
鸽哨在暗夜里回响
掀开日历的衣衫
我终于看见夏天的模样
思想是夜的灯
夜行,
不需掌灯,
她说。
思想披着玄色的长袍,
攀着林梢,
四处飘动。
夏天,
又要远行,
她说。
阿婆倚着枣树,
站成一张弓。
田垄上灌注彩色,
谷仓里鼠仔迎来新生。
屋檐下串起饱满,
红辣椒守着燕巢越冬。
诗人眼眸流转,
张望来年的春盛。
夜行,
提一盏清醒的灯,
潜伏的思想开始造梦。
莫言
秋天。
嗯,秋天。
有模样、色彩,有故事、情绪。
属于鹤唳长空生秋意,
属于雨滴梧桐动客情,
属于一茬茬的灿烂和死亡。
属于酒煮前尘的青梅往事,
属于一世浮沉的亲吻和泪痕。
属于檐下悬挂的风干的记忆,
属于长夜的沉思和了悟。
我取一枚落叶,
顺着它耿直的纹理,
找寻秋在这一季的寄语。
以心为凭,淡酒薄馔,
或祭奠青春,或告慰流年。
秋天的情绪有一个犹豫而文艺的名字,
它叫“莫言”。
END
作者简介:张筱,笔名晴窗筱语。许昌市人,许昌市作协会员,《当代文摘》特邀专栏作者。
编审:孟蕴慧
统筹:王镜
责编:阮鹏飞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