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年度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河南省宣传部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部署年重点工作。
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孟照阳强调,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总结“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承前启后之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文化旅游、文物、广电年度工作会议、全市宣传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要求,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引领,以文旅项目招商和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保障支撑,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为推动我市“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凝聚精神动力、贡献文化力量、谱写绚丽篇章。
孟照阳从10个方面回顾了年所取得的成绩,一是示范区创建提质提速,全市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达标率提升至90.5%,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文旅部中期调度评估;二是文化惠民活动成效显著,市县两级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余场,乡村两级2万余场;三是文艺创作硕果累累,越调《生日泪》荣获第八届黄河戏剧节(县区暨民营院团组)大赛金奖,小戏《钱袋子》获第九届黄河戏剧奖﹒小戏小品大赛金奖;四是文旅融合稳步推进,曹魏古城等15个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完成投资45.77亿元,44家企业入驻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灞陵桥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是乡村旅游扎实推进,遴选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镇,重点打造了10余家特色民宿;六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卓有成效,举办博物馆(纪念馆)展览展演活动30余个,非遗展演活动89场次,“禹州中药炮制技艺”、艾庄“铜器舞”入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推荐名单;七是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全市文化旅游单位实现全年“重大生产零事故”和“重大服务质量零投诉”;八是广播电视监管不断加强,顺利完成庆祝建国70周年、全国全省“两会”期间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任务;九是党建、扶贫扎实有效,探索形成“旅游企业带村、节庆活动带村、旅游合作社+农户”的“两带一加”旅游扶贫新模式;十是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市、县文旅机构改革扎实推进,市局机关和所属5家局属单位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会议明确年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着力抓好九大工程。一是着力实施党建引领工程,要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二是着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构建15分钟文化圈、15分钟阅读圈,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构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注重打造特色亮点,促进“送文化”向“种文化”“创文化”转变,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赞助、群众积极参与的三方办文化新气象;三是着力实施文艺精品创排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积极组织剧目参加河南省第十五届戏剧大赛等重大艺术赛事活动,擦亮许昌戏曲之乡名片;四是着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加大重点文物和三国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力度,推进重要文物古迹研究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博物馆建设和文物安全工作;五是着力实施文旅产业发展工程,建立完善文旅产业项目库,加快文旅产业平台建设,加强文创产品研发,推动文旅产业大发展;六是着力实施文旅融合资源开发工程,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着力提升景区品质,完善提升智慧旅游平台,继续抓好各项文旅节会活动,扩大许昌旅游影响力;七是着力实施文旅市场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抓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文旅市场安全监管,加大执法打击力度,规范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旅游行业管理,整顿市场秩序;八是着力实施广播电视创新发展工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行业管理和安全播出监管,深入贯彻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九是着力实施宣传助力文旅事业发展工程,发布一批文化旅游(含乡村游、研学游、红色游)精品线路,征集提炼一句文化旅游宣传语,设计印制一本文化旅游宣传册,打造一台文化旅游推介会,摄制一部文化旅游宣传片。
会上,市文广旅局二级调研员崔清立,副局长张宏阳、吴验兵同志对文旅产业及招商、示范区创建、乡村旅游等工作进行安排。
来源:局办公室
图片:许昌市旅游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