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咱们的扶贫先锋老聂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40912.html
从长葛建行舒适的办公室到长葛市南席镇贫困村教门庄村,他经历的不仅是工作环境的变化;从长葛支行支部副书记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完成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从一个外来人到乡亲们的贴心人,他收获的不仅是村民的信任和赞誉。他扎根基层,任劳任怨,他是建行许昌长葛支行党支部副书记聂学军,但在南席镇教门庄村,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聂。老聂,男,现年52岁,中共党员,支部副书记、兼职纪检员。他工作原则性强,办理认真,丁是丁卯是卯,绝不含糊。但老聂又为人亲和,同事之间谁要家里有个事,总爱跟他说道说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部署。建行长葛支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彰显大行风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政治任务来抓。年的初春,按照长葛市委扶贫攻坚工作部署,建行长葛支行对长葛市南席镇教门庄村进行责任分包。一听说是去南席镇,大家都有牢骚:“这么远的距离,来回多不方便啊,行里又没什么补助啥的……”面对这种情况,聂书记展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我年龄大了,社会关系熟,到了地方也容易和村里人打成一片,就我去吧!”他主动担起了这份责任。长葛市南席镇教门庄村位于镇政府西南10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亩,所辖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户人,44名党员。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35人,低保户13户28人、五保户9户9人。止年已脱贫户16户29人。未脱贫贫困户2户6人都是低保贫困户。入驻教门庄以后,老聂就迅速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与村“两委”成员、包村干部成立脱贫攻坚责任组,按照责任分工明确、夯实责任。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每周召开1-2次脱贫攻坚组专题会议,学习省、市、县、镇有关脱贫攻坚会议精神以及相关政策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村两委干部、党员明确职责分工,每个村干部、党员脱贫攻坚压力传导到位,确保村两委干部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为扎身扶贫工作,老聂克服了恶劣的生活条件,严格按照“六个一”、“三个零差错”、“三个明显提高”要求,扎实开展各项扶贫工作。他结合当地的实际,多次走访贫困户,与他们坐在一起唠家常,摸清群众迫切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解决眼前的“急事”:贫困户家有病患,他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把困难群众送到市里就诊,贫困户家没有收入来源,他就协调各方积极为困难群众申请低保补助,贫困户家有危房,他就带着村里人一起为困难群众改造房屋……身为一名支部副书记,他不忘加强教门庄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村里建立了党务工作室,凝聚了党员人心士气,带领村内党员共同帮扶贫困户,形成了党建引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同时,结合地方政府的工作要求,创新扶贫积分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贫困户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捐赠慰问的扶贫形式,对于主动参加村内集体劳动、打扫个人庭院等行为的贫困户给予相应积分,设立工作台账,定期凭借积分可在村内设置的“爱心超市”兑换商品,做到奖勤罚懒,使贫困户逐步克服等、靠、要的思维惰性,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鼓励贫困户积极投身自主创业,积极改善居住环境,主动参加公益活动,通过自身努力,早日摘掉贫困帽子。今年88岁的贫困户黄秀梅大娘腿脚不怎么利落,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一身的病。年初,老聂在入户排查时,了解到大娘的实际困难,迅速为她办了张慢性病卡,但是每月看病抓药成了大难题。大娘的儿子和儿媳都身患残疾,出趟门儿都是困难,更别说到离村八、九公里的镇上去了。“大娘,您别愁,我拉着您去。”看到这里,老聂义不容辞的担起了这个“苦差事”。每到月初几天,就去询问黄大娘药吃的咋样,心里惦记着大娘是不是该买药了,然后开车带着黄大娘到南席镇卫生院,就诊、拿药。日子久了,卫生院的医生护士都和老聂熟了起来。“像你这样尽心的扶贫干部,真不多”。黄大娘的主治刘医生由衷的夸他。怕大娘吃错药,回去后,老聂总是细心的把各种药分分类,按每天的服用量,一顿一顿的给大娘包好,叮嘱她白天的怎么吃,晚上的吃哪包。逢着上级部门去调研检查,黄秀梅大娘总是抑制不住的两眼泪,拉着上级领导的手,“这个老聂啊,比俺儿子还亲,好人啊!”随着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夜间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但摆在老聂面前又一个大难题,村子里没有路灯照明,村民夜里出门两眼黑。“一定要让村里人用上路灯!”老聂暗暗的下定决心。经过与村两委、群众代表多次讨论、勘查、评估,老聂通过多方努力,积极向省、市分行、支行提出扶贫资金捐赠申请,很快得到省分行大力支持,划拨定点扶贫公益捐赠资金六万元进行建设路灯项目。资金到位后,老聂亲自与村两委筛选施工单位,通过近一个星期紧锣密鼓的施工,教门庄村主要街道在春节前终于装上了路灯。吃水不忘挖井人。每一杆崭新的路灯杆上,村两委刻意增加了建行形象宣传画。“我们不会忘记,谁给我们村带来了光明,天天看着,我们心里踏实,感谢老聂书记、感谢建行啊!”村里的苏旭明书记无不感慨的说。新安装的路灯,夜里为村民照亮道路,一道道街上的灯,就如一串串闪亮的珍珠,与夜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与三三两两路灯下遛弯的大人和嬉戏的孩子们相互点缀,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后来我们才知道,老聂自己身体也不太好,每周却只能回家一次,而且他家中爱人也被分派有扶贫任务,俩人这一年基本上没同时在过家……舍小家,顾大家,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讲: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老聂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扶贫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户贫困户家里什么情况他都如数家珍,成了村民的“贴心人”,他用自身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他,是当之无愧的扶贫先锋!(王三忠、潘艳歌)编辑:冯亚琳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bk/4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