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俗称遗体化妆师)是一个让人感到特殊、神秘,甚至是有点恐惧的职业;但也是一份令人肃然起敬的职业。通过入殓师的巧手,为一位位逝者化妆整仪,让逝者以安详的姿态走完人世之路。
日前,小编走进许昌市殡仪馆、玉皇岭。
用镜头记录入殓师的身影,揭开这神秘职业背后隐藏的故事,“他们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辛苦劳作,让人在生命的终点尊严地离去”。
采访对象:小沈
一名80后入殓师,未婚。
在从事入殓师之前,他从事室内设计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殡仪服务,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身到这个行业中,至今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五个年头。
刚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小沈跟多数人一样,难以克服心理的负担,不管是跟尸体的零距离接触,还是难闻的尸臭味,都让他难以从心底中去接受这份工作,然而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小沈真正的开始去坦然的面对这份工作。
小沈说:那是他刚入职一个月的时候,接到公安局的电话,一名独居老者死亡在家中,因为尸体腐烂所散发的味道被邻居所发现,那时正值夏季最炎热的时段,小沈跟同事赶到时,发现尸体已经严重腐烂,浓烈的尸臭味让人难以接近。硬着头皮和同事一起把尸体运回殡仪服务中心,事后小沈说他吐了三天。正是这一次非同一般的经历,让小沈的心理变得更加坚强。
“对象难找”是这个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小沈不例外,朋友和家人也曾帮他介绍过,但只要他坦白职业,基本上就没有了下文。
一年天,小沈能休息的时间不超过20天,每逢节假日往往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能陪在家人和朋友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小沈的女朋友正是受不了他工作的繁忙,最后提出了分手。
小编:你后悔从事这个职业吗?
小沈说:不后悔,有些工作总要有人干,而且我觉得我做的工作比较有意义。
入殓师只是殡仪服务中心的一个岗位,还有很多像小沈一样,他们从事着外界鲜为人知的工作,用他的双手去给逝者最后的尊严和温柔。
火化工
吴师傅,殡仪馆的一名火化工,主要负责遗体的焚烧和骨灰的整理工作,因为父亲曾经是殡仪馆的一名老火化工,所以从小吴师傅就对这份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但尽管如此,当他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还是难以承担心中的压力和恐惧……
从不说再见,不主动握手
在这里默默工作的人,出于职业的顾忌,他们从不与人说再见,也不主动与人握手,朋友的婚礼和喜宴从不参加。曾经殡仪馆火化工是别人眼里的“晦气”职业,关于他们的“在参加婚礼时上被赶出”“跟人握手被嫌弃”等新闻屡见不鲜。但是现在,他们在更多人眼中是逝者离开这个世界前最后的“守望者”和“摆渡人”。
夏天忍受高温全身湿透
吴师傅工作的地方叫火化车间,里面放置了5个火化炉,火化炉内温度有摄氏度,夏天,火化间里的温度会达到40多摄氏度,
平均一天要焚烧20多具尸体,一天忙碌下来,他已记不得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几次。
曾无数次爬进火化炉内
由于遗体传送带的齿轮在焚化炉内,如果不定期清灰,传送带会因入灰而卡住,这时,火化工们会带上一次性头套和手套,进入烧遗体的内炉清灰”。
吴师傅说,十多年来,他数不清爬进多少次火化炉。他只知道,负责维护炉内安全,是他重要的职责之一。
24小时待命
除了日常的上班时间,作为火化工的吴师傅要保持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通知,哪怕狂风暴雨,吴师傅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
14年的坚守
从年到年,14年的时间让他对这份工作的认识从开始的抵触变成了现在的尊重和释然。守护生命到终点,火化车间被很多人称为“离天堂最近的门”,能送逝者最后一程,在吴师傅看来,是一件值得自豪的好事,“尤其是当我亲手把骨灰盒交到家属手里时,那种完成一项重托的成就感,无法用语言形容。”
安葬师
寇师傅,一名安葬师,主要负责骨灰下葬和安葬仪式的举办。
第一面见到寇师傅的时候,他正在忙碌的筹备着安葬仪式的前期工作。一身黑色工装,手带着白色手套,正在有“规矩”的摆放着下葬品,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寇师傅会在一旁静静等待家属把逝者的骨灰盒护送到墓园。
从家属手中接到骨灰盒,再到跪在地上轻轻的将骨灰盒放置墓室中,寇师傅的一切动作做的“很轻”,尽最大努力不惊扰逝者的安息。除此之外,寇师傅还肩负着夜间墓园的巡逻工作,十年间,寇师傅用他的双手守护着这一方土地的清宁,让逝者安息......
小编结语:
虽然采访前,小编已经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但真正走进殡仪馆,接触到尸体的时候,我还是不能平复内心的不安。尽管是大白天,却依然真切感受到阴森并略带恐怖的氛围,空气、脚步和呼吸都变得如此凝重,我不知道每天面对这些的人们是如何这么坦然的。
一上午的采访结束之后,却让我对这里的态度有了极大的改变,入殓师、火化工、安葬师...他们无力挽回逝者的生命,但却给了逝者尊严,让他们面带“微笑”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您身边有特殊的职业和人物故事,请联系小编,线索一经采用,我们会有礼品相送。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丨徐鼎烨图/文
本期编辑丨木宁
内容来源丨许昌报业传媒集团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