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村庄,特别是一些山村,隐藏于山林之中,保持着自然风貌,一年四季色彩不同,美景如画,空气清新。因交通等原因,村民们的生活曾一度贫困。随着乡村休闲游的日益兴起,这些村庄天然去雕饰的诸多旅游资源逐渐显露出来,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找寻乡愁的重要去处。它们宛如明珠,藏于深山待人识。
前不久,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单位共同出台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我省一大批村庄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享受专项资金扶持。我市有8个村庄入选,它们分别是:
襄城县紫云镇的雷洞村
禹州市磨街乡的黄沟村
苌庄乡的杨圪塔村
花石镇的柴垌村
鸠山镇的张家庄村
下泉村
连庄村
长葛市后河镇的榆林村
这8个村庄各有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故事?具备哪些旅游开发潜力?且听小编给你一一道来:
张家庄:明珠深山待人识
禹州市鸠山镇张家庄,可赏红叶、观奇石,乐享农家乐。红岩谷里的石头为何是红色的?村庄和尚坟何以得名?这里流传着美丽的故事。
依山傍水景如画,美丽村落引人来
张家庄位于鸠山镇西部,与下泉、天垌、涌泉河、官寺村相邻,西部与汝州市接壤。张家庄党支部书记张春生说,张家庄有和尚坟、张家庄、边家庄、柴家庄、丁家庄5个自然村户,共计口人。
这里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丰富,有古树群、奇石坡、石头房、红叶谷、红石峡等,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有说头儿,有看头儿,有玩头儿。
路线:
市区八龙路——许禹快速通道——禹州禹王大道——S线——顺店镇——S线——鸠山镇——上官寺村——张家庄(全程约78公里)。
美食:
野生鱼、柴鸡、散养羊及槐花、灰菜、荠菜等野菜。
下泉村:红色之旅受洗礼
20世纪50年代,下泉村的郭仙等人在英雄山植树造林,成为电影《江山多娇》的人物原型。因为英雄山,当地又兴建了培养农林人才的鸠山大学。如今,郁郁葱葱的英雄山以及大树掩映下的鸠山大学旧址,都见证着当年村民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游览下泉村,我们会在红色之旅中受到一次精神洗礼。
除此之外,下泉村的天王山古寨、古树奇潭以及用传统方法熬制的棉枣汤都值得细细品味……
一砖一木有故事,发展旅游有潜力
下泉村坐落于鸠山镇西南,背靠天王山,面朝英雄山,紧临吴河水库。村子距永登高速公路20公里,紧临S线,交通便利。全村辖上泉、下泉、白龙湾、枣树坪、河东5个自然村,人口人。村内民居随山势分布,高低错落,大多保持历史原貌,数棵千年古树夹杂其间,极具山村原始风韵。
下泉村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天王山、天王山古寨、鸠山红专大学遗址等多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人文景观。经过多年的扶贫投资,下泉村的道路等设施比较完善,加上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作为依托,发展旅游的潜力比较大。
路线:
从市区出发——许禹快速通道——禹州禹王大道——S线——顺店镇——S线——鸠山镇——吴庄村——白龙湾——下泉村(全程约75公里)。
美食:
棉枣汤、野生鱼、野兔、柴鸡及灰菜、苋菜、荠菜等野菜。
榆林村:红石山村来“慢游”
长葛市后河镇榆林村内有地质公园、火车道及装卸站台、子产庙、冯家门部分石头房等正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依托陉山的旅游开发,榆林村将在脱贫的同时变得越来越美,成为我市周边旅游的一个好去处。
依托陉山人文自然景观开发旅游
长葛城西约12公里的陉山南麓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后河镇榆林村。秀美的山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村庄诸多美丽的传说。
榆林村位于后河镇西北部,紧临南水北调观光带,下辖榆林、冯家门、郑家门3个自然村。榆林村与长葛城区有两条道路相连,距郑尧高速公路长葛出口5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目前,榆林村有福多多生态园,还有地质公园、火车道及装卸站台、子产庙、冯家门部分石头房等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目前,榆林村已投资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了美化改造;投资万元安装了66盏风电互补路灯,用于山上群众生活照明和陉山地质公园景区照明;投资万元实施了引水上山项目。榆林村通过在南水北调干渠分水口取水,建设泵站、管网系统,将水引入陉山地质公园三个中心湖区,解决山上无水源的问题。
另外,长葛市旅游局与后河镇政府经过对比论证,选择浙江诗画江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榆林村进行旅游规划,目前规划设计方案的第一稿已经完成。依托陉山人文自然景观,榆林村发展旅游项目具有独特优势。
路线:
从市区出发——魏武大道——长社路——郑尧高速公路引线——洪源路口——后河镇榆林村(全程约40公里)。
美食:
红薯、粉条、凉粉、焖子、野菜、柴鸡等。
雷洞村:休闲旅游引客来
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是此次我市入选的8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之一,该村依山傍水,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为其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依山傍水有故事
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位于紫云镇政府西南,属于浅山区、革命老区,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农民收入渠道少,导致全村经济落后。
在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一幢幢红石民居在蓝天的衬托下错落有致地矗立在青山绿水中。一条条蜿蜒的水泥路盘旋着伸向每一户村民的院落。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过不了多久,俺雷洞村就会成为许昌的‘重渡沟’。”正在水渠边忙碌的村民徐国义开心地说。
“现在我们村已经修建了户户通水泥路米,完成了道路绿化米,0米的河道也准备开工,昔日‘穷山恶水’的雷洞村马上就要变成乡村旅游的明星村。”雷洞村党支部书记马文科说。近年来,雷洞村先后流转土地亩,发展特色农业亩。目前,全村已经发展采摘园14处、“农家乐”34家。
“听到俺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俺真是兴奋啊!”马文科笑得合不拢嘴,“俺村不仅有金山(紫云山),有绿水(仙翁湖),还有历史文化(宋代杨家将的历史传说和明代的理学文化)。有国家这样好的政策扶持,俺对村庄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路线:
从市区出发——许襄快速通道——国道——襄城县城——紫云大道——雷洞村(全程约50公里)。
美食:
雷洞村主要发展特色山村“农家乐”,以散养柴鸡为主打美食,搭配山野菜等;春秋时节,游客可上山采摘山野菜进行加工。
杨圪塔村:穿着棉衣摘葡萄
禹州市苌庄乡杨圪塔村位于山脚下,这里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村中连片种植红乳葡萄、晚秋黄梨,打造小而精的观光采摘园,让广大种植户从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中增加收入。观光采摘园也逐步受到当地及周边游客的青睐。
别看村名土,故事却不少
“我们村叫杨圪塔村,不是土疙瘩的‘疙瘩’。”一见面,杨圪塔村党支部书记杨天敏笑着向记者介绍他们村的来历。据说村中有一座关帝庙,庙中建有高塔,因村中杨姓人居多,村庄取名杨圪塔。因圪塔和疙瘩两词读音相近,很多人误以为是杨疙瘩村。
别看名字土,这里的传说和人文景点可不少。先说这座关帝庙,它位于颍河北岸,据传有多年历史,占地近百亩,《禹州县志》中有记载,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现荡然无存。
建庙之地,必有说辞。“都说这里地形好,是一块福地。村北部还有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知远睿陵。刘知远是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睿陵原有石兽两个,石兽的位置就是陵园四阙所在。睿陵神道自北向南排列着各类石兽。神道长约80米,宽约40米。神道的石刻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损毁。
45里斜店街的故事,你听说过吗?苌庄的名字源于孔子之师苌弘在此生活。相传这里有一条“45里斜店街”十分繁华,商铺林立。此街呈东南—西北走向,从新密平陌延伸至禹州顺店。后来这里建高速公路,沿途挖出不少瓶瓶罐罐,看起来很有年头。
路线:
市区——永登高速公路许昌西站——永登高速公路苌庄站——S线——杨圪塔村(全程约60公里)。
美食:
苌膳斋宴、红乳葡萄、晚秋黄梨。
柴垌村:环山步道有野趣
距离杨圪塔村6公里的花石镇柴垌村,因传柴姓人在此居住而得名。柴垌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村中仍有不少土窑洞。你可以周末来此休闲游,走在秀丽的环山步道上,欣赏沿途如画风景,累了可以停下来摘几个鲜果,饿了到镇上喝一碗美味的花石羊肉汤,轻松度过美好周末。
紧临白沙水库,满山耐火红石
离开苌庄乡杨圪塔村,来到附近的花石镇柴垌村,这里也是今年公布的旅游扶贫村之一。柴垌村位于战旗山中,但交通较为便利,在许洛公路旁,紧临白沙水库风景区和国家级传统村落白北村,旅游资源丰富。目前,该村正在修建环山步道,建成后将形成特色观光农业带。环山步道长约3公里,宽4.5米,和许洛公路形成合围圈,使得进出山坳中的柴垌村十分方便。
战旗山盛产耐火红石,满山的红石成为当地一景。耐火红石是特殊工业原料,以前村民以开采耐火红石为生,但随着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耐火红石市场萎缩,村中的耐火石厂纷纷关闭。目前村民以农业种植为主。
路线:
市区——永登高速公路许昌西站——永登高速公路苌庄站——S线——S线——柴垌村(全程约66公里)。
美食:
花石羊肉汤、白沙野生鱼、各种水果。
黄沟村:千年古树诉传奇
磨街乡黄沟村位于禹州与郏县接壤处,属于西部山区。村庄东临千年古镇神垕,西接远近闻名的“三苏坟”,北朝4A级景区大鸿寨,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73棵百年以上的古树、皮定均将军抗日指挥部、五龙泉庙宇群、白龙崖瀑布以及保存完好的豫式古屋和窑洞带来的一个又一个美丽传说,仿佛带你进入了一个美不胜收的世外桃源。
群山环抱,红色旅游景点成亮点
走进黄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该村党支部书记耿建利介绍说,黄沟村是依山而建的小山村,位于禹州与郏县接壤处,东临千年古镇神垕,西接远近闻名的“三苏坟”,北朝4A级景区大鸿寨,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黄沟村红色旅游景点分别是皮定均将军抗日指挥部和老村支部窑洞。抗战时期,皮定均将军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年10月,皮定均司令选定黄沟村侯家大院作为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黄沟村的这几个窑洞就是皮定均将军抗日部队曾经驻扎过的地方。
文化广场一角的石洞是黄沟村的老村支部,有好几代村支书在此办公,人是一拨儿又一拨儿,但是里面的东西从未换过。石洞记录了黄沟村的沧桑巨变,现在作为遗址留给后人。
路线:
许昌市区—天宝西路—S线—轩辕路—S线—黄沟村(全程约75公里)。
美食:
散养柴鸡、无公害蔬菜、野生柿子、沙梨、核桃。
连庄村:豆腐盛宴请君品
连庄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这里有明清建筑王家大院、香火鼎盛的龙泉寺以及易守难攻的官山寨,祖传的磨豆腐手艺也远近闻名。未来,这里将形成极具特色的豆制品产业链,让每一名游客都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传统豆腐远近闻名
寒冬的山区气温较低,连庄村不少房顶笼罩着一层白雾,村里弥漫着甜甜的豆香味。“这是我们的村民在制作传统豆腐。”连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营说。
连庄村民制作豆腐已有百年历史,以前大多居民以磨豆腐为生,豆腐远销禹州、郏县等地,村中磨盘随处可见。现在还有20多个农户依旧从事这项工作,村民李宾就是其中一家。
“我们用自制的酸浆点豆腐。这种豆腐俗称老豆腐、硬豆腐。”李宾说,原来是人推石磨,现在是电动石磨,节省了人工,磨出的豆腐还是原来的味道。因为各家各户都有秘方,豆腐的香味变不了。
路线:
许昌市区—天宝西路—S线—禹王大道—S线—S线—连庄村(全程约65公里)。
美食:
传统豆腐、豆皮、豆筋、腐竹等一系列豆制品,生态蔬菜、瓜果,棉枣、土蝎子、木兰头、槐花等野菜。
本期编辑丨不二
内容来源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原创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