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古城——建安新天地(暂定名)
……
这些都是咱许昌接下来要建的项目!
这些项目完成后
对提升城市品位
完善城市功能
推进改善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有重要意义噢~
超!期!待!
11月17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医院新院区、市老年大学、曹魏古城——建安新天地(暂定名)、市高铁北站站前配套等项目以及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布点等规划。
市文化艺术中心
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位于市区芙蓉大道环状道路以内,芙蓉湖中心。该规划方案由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将于年2月底前开工建设。该项目规划红线内用地面积平方米(66.9亩),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市文投说是10万多平方米),容积率1.5,建筑密度42.1%,规划机动车地下停车位个、非机动车地下停车位个。
在规划图中可以看到,市文化艺术中心以一朵盛开的莲花为造型,充分利用了“市花”元素,以工笔手法提取莲花纹饰形成主体建筑,突出莲城形象,造型上以现代、简洁为主,立面上保持适当高度,突出中轴线上的城市文化核心形象。
市文化艺术中心主要包括个座位的大剧院(具备音乐厅功能)、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电影院、商业和配套服务区。其中,大剧院由前厅、休息厅、观众厅、舞台、乐池、台仓、后台业务用房、演出技术用房等部分组成,可举办国内一流的高水平文艺演出。群众艺术馆由百姓剧场、摄影棚、音乐棚、微电影制作棚、舞蹈排练厅、群众艺术活动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室及培训中心、三国故事泥塑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制作室、档案室、藏品库房等部分组成。
美术馆由美术展览厅、报告厅、艺术品库房、装裱室、书画名家工作室等组成。电影院由1个IMAX巨幕影院、1个多维动感互动影院、1个座大电影厅、两个60座中电影厅、2个30座小电影厅及其他配套用房组成。商业和配套服务区规划设计为框架式的商业设施结构,与艺术观赏区分隔开,主要功能区包括举办各种会展的商业会展区域和销售文化艺术产品的商业区域。
市体育中心
近年来,我市举行的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新月异,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体育场馆不集中、不连片,成为一大短板。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承办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我市已规划建设了市体育中心,将于明年初开工建设,年建成投入使用。
市体育中心项目位于市区魏武大道以东、许州路以西、永宁街以南,新元大道以北地块。规划方案由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编制。规划红线内总用地面积平方米(亩),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容积率0.38,建筑密度25.31%。项目总投资15.3亿元。
市体育中心的规划布局为“一心三区”,以“雨露润莲城”为设计主题。其中,“一心”为中心广场,“三区”分别为主体育场区、体育馆区、展览培训教育区。项目景观设计模拟了荷叶的形态,向基地周边辐射的道路正如荷叶的叶脉,打造生态自由的景观轴线。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一场四馆一中心一体校”,其中“一场”为座乙级体育场,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四馆”分别为座甲级体育馆,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座乙级游泳馆,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1.5万平方米全民健身馆和2万平方米展览馆,“一中心”为2万平方米培训中心,“一体校”为2万平方米体育学校。
功能定位是打造成集竞赛、演出、会展中心,体育训练、体育培训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奥林匹克文化交流和市民社交中心等于一体的城市体育文化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我市乃至中原城市群奥林匹克运动及奥林匹克文化展示的综合体和集聚区,能够承办国家单项赛事和省级综合性运动会。
在配套设施方面,该项目规划了机动车停车位个,其中地下停车位个,地面停车位个;规划非机动车停车位个,全部为地面。
许昌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布点规划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如今,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合理布局体育健身设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等提出要求。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承办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我市已规划建设了市体育中心,将于明年初开工建设,年建成投入使用。
为全面构建覆盖全市城区、惠及全民、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满足许昌市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要求,我市认真编制了《许昌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布点规划》。
该规划范围与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本次规划西起S与三洋铁路,东至新国道,北抵北苑大道,南临兰南高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年。该规划共规划健身器材组,儿童游乐场个,篮球场个,网球场20个,羽毛球场个,门球场55个,排球场57个,五人制足球场个,七人制足球18个,乒乓球台个。
市高铁北站打造“一站式”换乘枢纽
将于年底启用,总用地23.5公顷。是继许昌东站之后我市的第二座高铁站。该规划方案由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许昌市发改委负责建设。站前配套区的主要功能有:长途汽车站,用地面积2.61公顷;公交总站,用地面积1.3公顷;社会停车场,用地面积1.98公顷,可停靠辆车;出租车停靠区,用地面积0.33公顷;站前广场,用地面积2.51公顷。
根据站前配套区总体布局要求,长途客运站与公交总站与公交总站布局在地面层,出租车与社会停车、轨道在地下;在地面层以站前广场组织高铁站房、长途客运站与公交总站三大交通设施。站前配套规划地下工程建成后,乘客可以不出站,就可实现从高铁到城市交通的换乘。
根据站前配套区总体布局要求,长途客运站与公交总站与公交总站布局在地面层,出租车与社会停车、轨道在地下;在地面层以站前广场组织高铁站房、长途客运站与公交总站三大交通设施。站前配套规划地下工程建成后,乘客可以不出站,就可实现从高铁到城市交通的换乘。
医院新院区
医院新院区位于魏文路以东,清苑路以南,德星路以西,文轩路以北。规划红线内总用地面积.7亩。
该医院规划床位数床,整个建筑布置于场地西侧,为东侧预留大面积集中绿地供医患人员休闲小憩。北侧为住院病房楼,南侧为门急诊楼及儿科门诊中心;医技楼位于门急诊楼与病房楼之间;国家补助项目全科医生培训中心及千人报告厅紧邻医技西侧,供每年个学员医疗教育培训使用,建筑呈坡地势布局,为西侧主干道街景增添风采;后勤用房(制氧机房、垃圾处理站)位于场地的东北角,位置隐蔽且便于使用管理。
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医院用地紧张、停车困难等现状问题,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实力,促进我市医疗事业发展。
市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位于东城区莲城大道以北、钧都路以东,东邻在建的市职工活动中心,规划红线内总用地面积26.6亩。
规划建筑呈“L”型布局,沿莲城大道西南部规划一栋21层建筑,其与东侧的4层裙房通过架空走廊相连接,北部规划2层报告厅,整体布局合理紧凑,西北部规划集中绿地,满足户外活动需要。
建筑采用现代建筑处理手法,主体选用浅灰色真石漆,裙房采用浅灰色石材,配以蓝灰色玻璃,立面设计通过对墙面、门窗的不同材质、色彩、肌理的变化以及对建筑立面竖向的分割,形成简练、挺拔的现代建筑风格。
曹魏古城——建安新天地(暂定名)
该项目位于曹魏古城护城河内核心区西端,红线内总用地面积34.1亩,是曹魏古城“一轴两翼”的西翼,东邻劳动路,西邻湖滨路,北靠西大街,南接建设路环岛,除东面接城市道路外,其余三面护城河环绕。
该项目是曹魏古城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也是一条集特色餐饮、文化体验、旅游休闲、民俗酒店于一体的汉魏风情商业街。整个项目以汉魏文化为主线,通过对“老生活”“慢生活”的营造,以历史的空间重现“老许昌”,以传统的商业形式体现“老街巷”,以现代消费引领许昌“新生活”。
建筑布局上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和业态的综合定位,沿护城河、劳动路布置两排汉魏风情建筑,形成了沿街界面、沿河界面和内街界面,打造沿河低矮、沿街高耸的多层次空间天际线。沿街面设置小广场,内街引入水景穿插其中,沿河面设置亲水平台及木栈道,形成建筑与景观、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建筑风格采用“汉魏风格”元素,突出“古韵新风”的建筑效果,符合曹魏古城的整体风貌特色。
许昌微视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