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审:罗校远本期责编:姚鹏
爱心提醒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明天我市晴天,温度33到22度。后天多云转小雨,温度33到23度。
号外!号外!快来看看许昌县三高的5位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在今年的高考中,来自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的李文以分的好成绩,获得我市文科第一名。同时,她还是河南省文科第二名。现在,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
李文:多才多艺的女“学霸”
6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见到了清秀又略显腼腆的李文。“估分时我估的是分左右。刚查到成绩的时候,我不是惊喜而是惊讶,没想到自己会考出那么高的分数。”李文说。
强化弱项是最有效的提分途径
谈到学习技巧,李文想了想说,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可能是基础比较扎实。“我不赞同‘题海战术’。”李文对记者说,“我在做题的时候,会联想同一类型的其他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高三复习阶段,两本“归纳本”对李文的帮助很大。“我将平时感觉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分门归类,整理出两大本,其中整理得比较多的是政治上的一些专题和平时做过的难题。”李文说。正是得益于这两本“归纳本”,在文综考试中,李文的政治大题要点几乎全部答对。
“我之前复习的时候,总感觉提高不明显。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来自清华大学的几名学生向我传授了复习经验,那就是针对弱点进行强化训练。这个办法很有用,是复习中最有效的提分途径。”李文说。
妈妈总会及时帮她调整心态
李文的妈妈尹红霞是李文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对李文的要求很严格。正是这样,让李文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服输的个性。李文的爸爸是一名警察,工作比较忙,所以平时李文和妈妈交流得多一些。妈妈也是李文的“知心姐姐”。高三复习阶段李文心理出现波动,考前睡不着觉,妈妈及时帮她调整心态,舒缓压力。
“高考第二场数学考完后,感觉自己题答得不错,才算放松下来。”李文说。高考成绩出来后,李文的数学也的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分,距满分仅差2分。
一直是“学霸”,且多才多艺
在高二、高三担任李文班主任的康冠辉眼中,李文一直是“学霸”。“高二、高三阶段的全市联考中,李文很少拿第二名,基本都是第一名。”康冠辉说。在年的全省“天一大联考”中,李文取得了文科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康冠辉看来,李文是一个内秀、不张扬的女孩儿,同时非常有主见,抗压能力强。“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中遇到困难,她总能很好地处理。”康冠辉说。
作为一名“学霸”,李文还多才多艺,考过了钢琴10级。在河南电视台举办的青少年才艺大赛上,李文和同为钢琴10级的双胞胎妹妹李怡表演了四手联弹,获得第一名。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弹钢琴成了李文的一种放松方式。
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校长邓付申称赞李文是一名德行好、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次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李文对自己这几年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培育她的父母、老师、学校最好的报答。”邓付申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的姜月以总分分、语文分、数学分、英语分、理综分,取得了全省理科第十名的优异成绩,并被清华大学录取
自立、细腻的浪漫女孩儿
一个文弱的女孩子,能够在众多理科生中脱颖而出,姜月有什么独特的学习秘籍?7月9日,记者在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的校园里见到了姜月,领略了“女学霸”的风采。
细腻、浪漫的女孩儿
一身运动装,瘦小的身躯,一副浅色的眼镜,轻柔的声音和腼腆的微笑,姜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谦虚、内向,很难想象到她是一个理科“学霸”。
姜月出生在许昌县尚集镇胡寨村,是这个村里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小学和初中时,姜月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进入高二之后,她的成绩基本上都维持在级段前三名。在临近高考的前一个月,姜月因为家长、老师、学校的过高期望而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不让大家担心,心思细腻的姜月并没有把自己的压力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通过给自己心理暗示或者做题来转移压力。
谈话中,记者发现姜月是一个极具浪漫情怀的女孩儿。“有时候上课也会出现思想跑毛现象,我常常会想到自己看过的一些言情剧,会因为剧中的浪漫而感动。”说到这个的时候,姜月不好意思地笑了。
限时训练提高成绩
谈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姜月说,总结是一个特别起作用的方法。“如果不学会定时总结,即使做再多的题也是事倍功半。每次考试、每类题都及时总结,会对接下来的复习有很大帮助。”姜月说。
对于数学,单纯依靠“题海战术”并不能很好地提高成绩,姜月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就是: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步伐,遇到完全熟练的题可以放弃不听,利用这个时间去做别的题。对于错题,可以剪下来在考前做系统的复习。另外就是限时训练,做选择题用多长时间,做填空题用多长时间,都作出明确的注释,提高做题效率。
理综相对来讲题量更大,可以针对相对薄弱的知识点系统训练和复习,加强熟练度和对时间的把控。“相信第一感觉也很重要,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长的时间,不然就会到最后空下很多题做不完。”姜月说。
自立“学霸”勇敢追梦
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姜月更加快速地成长和成熟。在她读初一时,父亲患病不幸去世,妈妈一个人带着她和弟弟生活。姜月说,从妈妈身上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事不能冲动,做人不能太固执,凡事都要靠自己。
目前,姜月已经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她告诉记者,自己曾经参加过清华大学为期5天的冬令营,在那里跟很多优秀的学长有所交流,对清华有着很大的期待,希望自己可以在那里有所建树。
在今年高考中,许昌县三高的王子以语文分、数学分、英语分、理综分、总分分的好成绩,居全省理科第50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喜欢读诗,是个“文艺青年”
今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的王子取得了语文分、数学分、英语分、理综分、总分分的好成绩,居全省理科第50名。目前,他已经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
近日,记者在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见到了王子。王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人如其名,白净、帅气。记者在与王子的聊天儿中发现,这名“学霸”不但成绩好,还是个喜欢看书读诗的“文艺青年”。
语文复习中收获最大的是背诵范文
“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多。”谈到自己平时在学习上有没有什么技巧时,王子对记者说,每做完一套卷子,他会再看一遍,把做错的题掌握之后,这套卷子就算“作废”了,继续做其他的练习。
在语文学习上,王子收获最大的是背诵优秀作文。“刚上高三的时候,作文满分60分,我只能考45分左右。在背了大量的优秀作文后,我的作文成绩提高到了51分以上。”王子说。“还有就是语文考试中的阅读题。考试中阅读会有阅读小说和人物传记两题选作一题,我在平时的练习中专注于人物传记题的练习,在考试做阅读题的时候,直接选择人物传记题开始做题,这样就避免了在另外一篇文章的审题上浪费时间。”
作为一名理科生,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王子的父母都是语文老师,他小的时候,家里就有很多书。“当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事的时候就翻翻书。”王子说,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他从小就接触了很多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子看的书也越来越多。看书也成了他高三复习阶段减压的途径之一。“有时候做题做不进去,就看一会儿课外书。”王子说,在家里他的床是双层床,一层睡觉,二层摆得满满的都是自己买的书,“大概有上千本。”
王子读过的书中,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诗,毛姆的小说都是他青睐的。“中国现代诗人中,我喜欢翟永明,她的诗我也看过很多。最近空闲时间很多,我正在看《一个人的好天气》和《国王的叙事诗》这两本书。”王子说。
有合理的复习安排,他的生活中并不只有学习
王子不是一个只会学习的人,篮球、网球、台球、电脑游戏都是他的业余爱好。“高三第一轮、第二轮复习的时候,自己要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走。两轮复习结束后,对自己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的复习过程我都有自己的复习计划。”王子说,正是这样,王子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高效学习,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暴雪(一家著名视频游戏制作和发行公司)出的一些游戏我都喜欢玩儿。”与其他同龄男孩儿一样,王子也很喜欢玩电子游戏。在这个暑假,王子打算把驾照考出来。“如果有机会,还想出去旅游。”王子说。
在今年的高考中,许昌县三高的杨鑫涛取得了总分分的优异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20分加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学习要有“蛮劲儿”和“巧劲儿”
总分分,语文分,数学分,英语分,理综分。在今年的高考中,许昌县三高的杨鑫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中,杨鑫涛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入选,得到了该校20分的高考加分,并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
音乐是他放松的方式,他还会唱歌给同学听
近日,记者在县三高校园里见到了杨鑫涛。高高的个子,略胖的身材,明媚的笑容,杨鑫涛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自信、开朗。
高中期间,杨鑫涛的成绩也常常出现波动。面对不是很理想的成绩,他会伤心、难过。每当有压力不开心的时候他都会听音乐放松心情,他最喜欢的歌手是林俊杰,他说自己总是可以从林俊杰的歌中找到共鸣,从而给自己的压力找到了很多的排泄口。平时课间的时候,他也会唱歌给大家听,帮助大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善用“蛮劲儿”与“巧劲儿”
说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杨鑫涛用“蛮劲儿”和“巧劲儿”来概括。“‘蛮劲儿’就是要认准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巧劲儿’就是要制定目标和方向,查漏补缺,有目的地学习。”杨鑫涛说。
杨鑫涛说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对它感兴趣,有兴趣了才可以“走心”,学习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也很重要,可以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相关的影视作品、听英文歌,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语感,还可以放松压力。
杨鑫涛把自己的错题本称为“好题本”,不仅记录错题,还记录典型的、有价值的题目。隔几天拿出来做一遍,正确的话就画上对勾,错的话就不要写上答案,过几天按照这样的方法再做一次,在考试前对这些题目再进行系统的复习。
“对于理综来说,尤其是化学和生物,我一般都会把漏洞写在本上,定期进行查看。”杨鑫涛说。
心怀梦想敢想敢做
杨鑫涛说在成长过程中妈妈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爸爸在我读高一的时候因病去世,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比我小10岁的弟弟生活,努力让我和弟弟快乐成长。”说到自己的妈妈,杨鑫涛显得特别自豪。
杨鑫涛曾参加过清华大学举办的“暑期学校”课程。在清华校园的一周里,他参加了一系列大学教授的讲座、趣味运动会、学校组织的考试。来自不同城市的优秀学子让杨鑫涛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杨鑫涛说:“进入大学,我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充实自己,用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番事业,带着妈妈和弟弟一起生活。”这个充满孝心和闯劲儿的男孩儿,一定会用实力证明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中大放异彩。
今年高考中,许昌县三高的李哲昊考出了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知识储备重要,心态更重要
“高考不仅考平时的知识储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考心态。”近日,记者采访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今年高考高分考生李哲昊时,他对记者说。也正是他的良好备考、应考心态,让他在高考中的成绩比之前任何一次阶段考试成绩都要高——语文分、数学分、英语分、理科综合分、总分分。
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有见解、有自己思想,是李哲昊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与李哲昊的谈话中,记者发现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很有条理。
李哲昊有一个便签本,在高三紧张的复习中,每天的学习计划都会写在便签上。每节自习课,李哲昊都给自己规定了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甚至每一分钟该干什么都清清楚楚。“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有时候上厕所都是小跑去的。”李哲昊说。
“考试不但考的是知识储备,心态也很重要,不能怯场。”李哲昊非常重视每一次阶段考试,把每次考试都当作练兵的机会。在高考前,阶段性考试越来越少,李哲昊就给自己安排考试,他说,这样才能保持考试的感觉。
为了让自己做到考试不怯场,李哲昊在考试前做的唯一的事就是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只有复习到位了,才能有自信,考试也不会怯场。”李哲昊说。
错题本、难题集,经常翻看
“要在高三学习不紧张,高一、高二打基础很重要。”李哲昊说,“在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中,要严格跟着老师的计划走,让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第二、第三轮复习就是要以做题为主了。”在大量做题中,李哲昊会把典型题、错题、花很长时间才做出来的题和不会的题整理到一个本子上,经常翻看。
李哲昊告诉记者,在刚上高三时,自己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考试时一般在分左右,后来就是大量做题,成绩慢慢提高到分左右。“语文、英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背诵,而理综、数学需要大量练习。”李哲昊说,“特别是理综,在高三一开始理科由物理、化学、生物3门单科改为大综合时,非常不适应,做理综题经常做不完,所以我建议学生要在高三一开始就着手练习理综题,才能做到最快速度适应。”
好心态出好成绩,已被北京大学录取
“考试结束,我看其他孩子从考场出来时有的皱着眉头,而李哲昊表情却很轻松,还有些高兴。我知道他的心态一直不错,但成绩这么好,我还是一时不敢相信。”李哲昊的妈妈李玉琴说。
“因为李哲昊平时的心态一直调整得很好,我对他也比较放心。学习上随他的心意,愿意学习的时候就学习,不愿意学习我也不会强迫他。”李玉琴说。
如今,李哲昊已经顺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希望有着如此良好心态的李哲昊,在以后的人生风浪中继续平稳前行。
学新闻、交朋友,撕名牌、打水仗,许昌、济源两地小记者手拉手
十八地市小记者手拉手活动首站走进济源
8月中旬启动,名额有限,欲报从速。报名。
走进我省其他地市感受河南历史文化,和省内其他地市的小记者交朋友……近日,随着河南省十八地市联盟小记者手拉手活动的启动,小记者们的这些愿望即将得以实现。
小记者“手拉手”活动是一项小记者学习、交流、采风的大型少儿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河南省十八地市的报社教育和小记者部门负责开发本地活动线路,并负责接待其他地市小记者采风活动。该活动还将通过本地小记者与其他地市小记者手拉手,让更多的小记者走进本地,进而推广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提升青少年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8月中旬,小记者手拉手活动第一站,许昌晨报小记者将走进济源。届时,济源晨报全媒体资源共同运用开发,来为小记者手拉手活动保驾护航。同时,为了使许昌小记者可以迅速的融入到济源这个大家庭,济源晨报小记者也会作为东道主,来迎接许昌小记者的到来。
根据安排,此次采风交流活动时间为期两天。当天上午,小记者将走进济源日报社,参加由该报社开展专场新闻知识培训。随后,小记者走进济源城市展览馆,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下午,许昌小记者将与济源小记者手拉手一起走进济源小婺源,开展搭帐篷、撕名牌、打水仗、寻宝野炊、篝火联谊晚会等活动。第二天上午,两地小记者将走进济源黄河三峡。届时,小记者将登大河楼,走玄天洞索道,上凤凰山,感受天然溶洞的神奇。下午,小记者开心返程,顺利回到许昌。报社还将安排小记者开展体验作文赛,并筛选优秀作品登报展示。
结交天下好友,欣赏大好风光。活动已经启动,名额有限,愿意参加的小记者赶快行动吧。咨询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