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历史。
十万年前,远古先民“许昌人”在此临水而居;帝尧时期,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三国时代,一代枭雄曹操,移驾幸许,号令天下,改革弊政,许下屯田,使得许都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传承千年不变的文化基因。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成了许昌独一无二的城市精神。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座城市,最大的魅力莫过于引人驻足,甚至停留一生。
8月20日至8月30日,我们在#告白许昌#的互动活动中,倾听到了来自许多人的声音。
其中,君邻会会员刘主编直言:“走过国内外大大小小近百个城市,最后选择留在许昌,这大概就是爱许昌最好的表白。”
君邻会会员刘岩赞叹:“许昌的美,来源于街静路平和花红草绿的身边悦景,也来源于‘五湖四海畔三川’的水系连通,更来源于千年曹魏文化滋养的一方淳朴子民。”
感受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是走近她。
8月30日,用一天的时间,君邻们共读许昌,去触摸历史的遗迹感受她的肌理,踱步于她的街道,凝神感受这座城市的灵魂与气息。
本期读城人
迟晓璐
许昌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许昌新闻》主播
歌曲原创:侯亚周/张首元
1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08:00
老李丸子汤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东西南北的饮食文化交汇于此,早上四大汤:胡辣汤、丸子汤、牛肉汤、羊肉汤,开启许昌人有滋有味的一天。其中,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要数西关老李丸子汤。
早晨8点,君邻们准时来到老李丸子汤店,沸腾的汤里,丸子酥软久煮不烂,出锅配上姜末、香菜、红油、陈醋,再来几根炸油馍片,一口热汤下肚,滋味爽快淋漓。绿豆面和萝卜丝儿制成的素丸子焦弹糯香,而牛肉丸子更是肉香嫩滑,筋道可口。
西关的李记丸子汤老店前身是国营三食堂,店主李建中的父亲李大周是解放前三食堂的名厨,当年三食堂就以丸子汤名扬许昌城。几十年来,李建中将从父亲手中传承的技艺不断发扬,小小的一碗丸子汤成为老许昌人无法忘怀的情感记忆。
09:00
曹丞相府
郭沫若先生曾言:“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曹操雄踞许昌25载,在这里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广揽人才,终成帝业。曹丞相府位于许昌魏武广场东侧,是目前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由府门、求贤堂、七步阁、议事堂等部分组成的汉代仿古建筑群。
君邻们徜徉于楼宇之间,一路跟随讲解员细数三国篇章,听荀彧、郭嘉等曹魏名臣谋士如何谋划天下;又看那隐蔽的地下藏兵洞是如何四通八达得以调兵遣将。
置身于丞相府中,仿佛穿越千年,君邻们在曹操像前朗诵一首慷慨激昂的《观沧海》,追忆历史,感受这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文采斐然的诗人的伟大抱负与壮阔胸襟。
10:00
春秋楼
公元年,曹操围吕布于下邳,在著名的下邳之战中,曹操完全消灭吕布势力,正是《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鳌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下邳之战中,曹操俘获了关羽及刘备甘、糜二位夫人,为保护皇嫂安全,关羽暂且归附曹操,来到许昌。曹操宠才爱将,遂拜关羽为偏将军并赐府宅一处,关羽为避嫌,将一宅分为两院,让二位皇嫂住内院,自己住外院,院中有一楼,关羽在此秉烛达旦,夜读《春秋》,春秋楼也由此得名。
11:00
五湖四海生态水系体验
历史记载,曹操颁布《置屯田令》的第一年即获丰收,得谷百万斛。为解决粮食供给军队的运输难题,曹操下令开挖运河,即为许下运粮河。目前,流经许昌市区的运粮河北起清潩河口王月桥,向南与青泥河交汇后入颍水。
#告白许昌#投稿作品/吕留声
随着许昌现代化城市建设,历史悠久的许下运粮河段规划并入“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生态水系格局,如今整条护城河两岸垂柳依依,水中芙蓉竞放。
随着五湖四海水系建设,许昌成为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从护城河到饮马河,从东湖、鹿鸣湖到芙蓉湖,再从清潩河到中央公园,水系环绕,满城葱郁,“一城荷花半城柳”,描写的恰是这个北国水乡的袅袅风情。
2
一座现代化的文化名城
12:00
禹州十三碗
行至中午,君邻们前往许昌知名传统美食——禹州十三碗店内,禹州十三碗源自民间,饱含民风,是明朝时嘉靖皇帝巡视民情时,乡厨为其制作的水席。一句“乡情乡意浓,粗茶淡饭香”也折射出了农家亲朋邻里间质朴的亲情。
席间,禹州十三碗总监石觅女士为君邻们介绍起禹州十三碗的历史来源:头碗鸡,二碗鱼,禹州十三碗有着严格的上菜顺序。作为许昌本土地道的农家菜肴,十三碗主料为大肉、豆腐,辅料为焖子、粉条,迄今为止,已有数百年历史,展示着中原饮食文化朴实无华、绵延不绝的独特魅力。
14:00
郑许市域铁路
郑许市域铁路工程是建国以来许昌市投资额度最高、工程量最大、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