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是于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设置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全国文明城市------许昌市。许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学院距省会郑州30分钟车程,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
学院规划占地面积千余亩,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后勤保障体系完善。学院坚持“专家治校、名师任教”的原则,拥有一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专家、教授队伍和指导实际训练和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开设工、理、经、文、教、艺等六大门类的30余个专业,满足广大学子的个性专业需求。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近年来,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显著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逐年提高。
学院积极探索专升本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支持学生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引入国内知名培训机构,着力将学院打造成专升本教育专家,为学生升本疏通渠道。
学院十四五规划发展期间,完成更名为许昌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特色、服务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深化改革,强化内涵,不断发展壮大,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陶瓷文化
历经数千年沧桑历史的演变,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中国的丝绸、茶、陶瓷等传遍整个世界。中国智慧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是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重要呈现,制瓷工艺代代传承和创新,至今在全世界无人能及。各具特色的瓷器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需要,更是作为国礼在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陶瓷产业历史悠久,可细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艺术陶瓷和工业陶瓷等领域。国际、国内市场需要多层次的陶瓷产业人才,既需要营销、管理、策划类人才,也需要高端技能型人才,既需要制作中国传统陶艺的人才,也需要更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从事现代陶瓷创作、创新,共同传承东方文化艺术。
十四五规划发展期间,学院将继续保持陶瓷专业优势和特色,重点推进并完成许昌科技职业学院的更名计划。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学院对标国际知名、国内著名景德镇陶瓷大学建设要求,以陶瓷文化为引领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双高计划”,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
党建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
党建
校园风光
校园
风光
专业建设
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用,彰显“职业教育”的科学内涵,我院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工程造价、新能源汽车、建筑工程、园林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30个专业,覆盖了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四大学科门类。其中,陶瓷设计与工艺、园林技术、艺术设计等7个特色发展专业,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12个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陶瓷艺术文化产业链、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大数据与互联网应用4个专业群,立足许昌、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为许昌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最大力量。
专业设置
校企合作
校企
合作
产教融合
学院坚持“双赢”原则,实施责任共担。使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在教学中学习生产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教学内容,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实施性教学生产计划,让教师学到技术,让学生加入生产,让生产产生效益,“产”与“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校企双赢,共生共荣。
工学结合
我校“引企入教”,与多家知名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真正实现了校企协同发展,为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样本。
我校百余名学子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京东集团”实习实训圆满结束,“京东集团”在亚洲一号物流园为实习学子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送仪式暨表彰大会。
我校各专业学生赴长三角地区各大著名企业、龙头企业实习实训。企业相关负责人向学生们讲述企业文化和概况。
我校联合企业,定向育人,与中国经济委员会——中欧教育产业推进中心建立合作签约仪式,使其达到“学有所值,人尽其用”的目标。
就业回访
就业
回访
学生培养
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实际,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
培养
团委活动
挑战杯“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