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年老了,可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为此他每天忧心忡忡。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但是尧帝知道丹朱生性凶狠残暴,不是合适的继位人。
后来,尧听说有个叫许由的人,很有才干,是难得的治理国家的人才。
尧帝辗转了很多地方才找到许由。他非常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来意。没想到许由毫不留情,断然拒绝继承尧帝位置的提议,非但如此,他还率领自己的子孙后代,迁徙到了许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居生活。
这个许地就在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
尽管许由不愿意出来做事,但是许由的后人伯益还是出来辅佐大禹治水,并且立有大功。大禹年老了,希望伯益接替他的位置。但是伯益有他祖上的作风,又隐居了起来。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将伯益的后代封到许地,建立了许国。后来随着夏朝的灭亡,许国也灭亡了。
西周建立之初,周天子遍访上古先贤的后代,赐给他们土地,建立封国,以便于祭祀这些上古先贤。因此,伯益的后人文叔重新建立许国,都城就在在今天的许昌东。
许国是当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在周天子的庇护下得以存在。然而时间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式微,各大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许国就很难自处了。
公元前年,担任周王室正卿的郑庄公以许国不给周天子进贡为由,联合齐、鲁等国,进攻许国。结果许国不敌,被灭国。许国的地盘事实上归了郑国。
后来许国乘着郑国内乱的机会又重新复国,不过最终还是被楚国所灭。
尽管许国被灭国,但这个地方却始终以“许”为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今天的许昌东设县,定名为许县,取许国故地之义。
那么许县怎么变为许昌了呢?这事还要从曹操说起。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占据了山东西部和河南一部分地区,这其中就包括许县。公元年,曹操听取了郭嘉等人的建议,派人迎接汉献帝,并且将都城洛阳迁到了许县,是为许都。
曹操下令都城迁往许都要知道许县至从许国被灭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国都,那么曹操为何选择这里做都城呢?
这是因为许县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处于曹操的绝对控制之下,而且许县三面环山,只有东部是平原,易守难攻。
从此之后,许县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一跃成为曹操的集团的政治中心。
曹丕取代汉献帝,自立为帝后,认为许地是东汉的灭亡地,不太吉利,因此将这里改名为了许昌。至此,许昌这个名字便诞生了。
南北朝时期,繁华一时的许昌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呢,许昌这个名字便消失了,取而代之是“许州”。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才将许州改为许昌县。
河南许昌如今的许昌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下辖两个区,四个县(市),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不知道这里人们是否知道“许昌”这个名字的来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