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许昌新闻
许昌政务
许昌旅游
许昌经济
许昌百科
许昌生活

许昌文学风光满园关不住许昌市蝉联l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a_4662123.html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

编者按:近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刘少林接受市作协采访,就许昌文明城市的创建经验、历程、意义、反响作了深刻解读,并为我们讲述了创文背后的动人故事。下一步,市作协将就我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感人故事进行文学创作和宣传报道。

风光满园关不住

——许昌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走笔

刘少乡

11月10日,已过立冬,傍晚的阳光、温度与深秋别无二致。清潩河波光粼粼,勾勒出岸上油画般浓重的秋色。垂柳绿中带黄的枝条在水面上轻抚,树下坐着淡定的垂钓者……好一幅闻香、听风、观景的祥和画面——这就是我们朝夕居住的许昌市的一角。

此时,一条新闻正在许昌大街小巷传播:在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中,许昌以前五届全部地级市中全国第七、河南第一的好成绩,第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唯一被中央文明办通报表彰的地级市。

作为许昌市民,谁会不从心底滋生满满的自豪与骄傲!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都会看到许昌的变化,目睹文明之花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直至开出璀璨的花。

年,许昌市就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当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许昌没有沿海城市的经济发达,没有南方城市的景色秀丽,要想创建成功,好像缺少了点得天独厚的资源。

年,许昌市又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口号。大多数人仍然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

然而,很多人低估了这座城市的力量,低估了这座城市人们的自强不息与追求卓越的品格。通过许昌人不断的努力,年2月28日,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综合测评成绩在全国新参评地级市中位列第四;年4月7日,许昌作为中部地区和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唯一代表,在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被中央媒体集中巡礼和《焦点访谈》采访报道;年11月17日,许昌市又以届满复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许昌人懂得营造“美”,更会欣赏“美”——市区内绿地与“五湖四海”相连,到处是碧水蓝天,让这座城多了一份高楼林立、道路宽敞、街道整洁之外的又一种美。市民们在绿地、水边驻足、拍照,流连忘返——这不正是新时代城市文明的模样吗?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花木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等等,这一个个荣誉,都是对文明许昌的深情诠释。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让许昌市踏上新的征程: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河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许昌城市宜居度居全省第一位,可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居全省第二位,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三位。而这些,都与“文明”有关。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把标尺,丈量着一座城市文明的深度和厚度,也丈量着一座城市的贴近度和温暖度。

比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交车,就是一方流动的文明“窗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公交车上文明礼让、尊老爱幼的情景,热心人帮助有困难的乘客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更是涌现出公交车长张永胜危急时刻热心出手、韩国强斑马线前礼让老人的事迹。无论你登上哪一辆公交车,都能感受到许昌人的热情与友好,善良与和气。

再比如,为了让市民们树立关爱社会、奉献爱心的意识,减少衣物资源浪费,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各个小区内均设置衣物捐赠箱,大大小小的超市也设置了“爱心”衣物区。

许昌市还发布了“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动倡议书,践行新餐桌文明。相关单位、部门把好“舌尖上的安全”,温馨提醒适量点餐,光盘行动、打包服务、公勺公筷已在广大市民中蔚然成风。

文明城市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的写照。

许昌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真正目的,是让城市更美丽,让社会更文明,让市民更幸福。创建是方向,惠民是目的,不仅仅要“得牌”,更要让群众“得利”。

在许昌市的每户居民,出发十五分钟内,可以走到游园看景、散步,可以走到篮球场、网球场锻炼身体,可以走到智慧书屋读书。这就是许昌人的“十五分钟”红利,可以让每一位市民在八小时之外惬意生活。

早在年,许昌市的“十五分钟”阅读圈就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为了大家能在家门口读书,许昌市累计投入资金余万元,先后在市区广场、游园、学校、社区等人流密集、交通便利处建成智慧阅读空间32座。每个智慧阅读空间建筑面积50平方米,内置各种图书多册。到年底,全市每座智慧阅读空间月均接待读者余人次,借还书籍余册次,总接待读者万余人次,图书借还总量达35万余册次。如今,智慧阅读空间作为“家门口的图书馆”,已成为闹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更为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许昌”立下了汗马功劳。越来越多的市民爱读书,是许昌市靠近文明的另一条途径。

还有“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便民服务圈”,也是许昌市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更高要求的幸福体验。

当然,一座城市的文明建设,更离不开英明的决策者。近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力、行动力在市民中有口皆碑。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刘少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年6月9日,许昌市就成立了工作组,印发了《许昌市年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三连冠”的创建目标。

接下来,一轮接一轮的工作调度会、例会、现场办公会轮番召开,市委书记胡五岳亲自抓负总责,多名市领导多次亲临一线进行指导监督。全市上下连续奋战90多天。

为了查漏补缺,许昌市还进行了五次实地模拟测评,解决问题余个。

城市的方方面面都“焕然一新”。仅今年以来,全市就有18个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中心城区条主干道进行了改造,33条背街小道实现了路平灯亮,个居民小区也进行了美化整改……

如今,我们的城“美”,人更“美”。多渠道、灵活多变的宣传形式,更是让“文明城、文明人”的观念深入人心。许昌人经历了十几年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历程,居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已然融为了许昌人民的内在气质与幸福底色。

“三连冠”的成绩,并没有让许昌这座美丽的城市止步,文明是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追求——

年9月26日,《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翻开了许昌以法治力量“护航”文明新风的崭新篇章。

11月13日,许昌召开全市文明办主任工作会议,总结经验,研究推进创文工作常态长效的落实机制,并对近期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要坚持奖牌拿到手、创建不松手,以成绩为新起点,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正如刘少林所说,我们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存在短板,文明创建是一个永不停步、永无止境的工程,我们要在新的征途书写新的荣光。

作者简介:刘少乡,女,许昌市人,中国作协会员,自由撰稿人。

编审:孟蕴慧

统筹:王镜

责编:阮鹏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changzx.com/xcbk/5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